联系我们
公司名称: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傲世皇朝注册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电话:15232662500
传真:400-822-5988
邮箱:595588519@qq.com
集团网址:http://www.hnztbl.com/
新闻中心
 
内容详情
首页!【速盈注册】!首页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5-01-14 18:04   

  首页!【速盈注册】!首页,国家特殊钢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位于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山大道76号,规划占地52亩,规划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由2栋8层的检测实验楼、1栋15层的研发综合楼组成。中心由黄石市质检所和湖北国安特殊钢检验检测公司按照“政企共建、双轨运行、合署办公”原则共同建设,打造“国际先进、国内一流”国家级实验,主要建有化学分析实验室、力学检测实验室、金相分析实验室、无损检测实验室、失效研究实验室、样品加工中心、研发中心、学术报告厅等,配置国际国内先进设备200余台套,是全国唯一的特殊钢产品国检中心,是特殊钢产品质量争议最高裁决者。

  化学分析实验室有直读光谱分析仪、X-荧光光谱分析仪、ICP、ICP-MS、AAS、碳硫分析仪、氧氮分析仪、氢分析仪、电位滴定仪等20多台套检测设备;能够分析钢铁、铁合金、铝合金、铜合金、冶金原料中C、S、O、N、H、Si、Mn、P、Ni、Cr、Mo、V、Ti等40多种元素,分析范围从PPM级-99.9%

  力学性能检测实验室现有各类实验设备40余台,主要包括材料万能试验机、弯曲试验机、疲劳试验机、高温蠕变试验机等,检测项目囊括材料疲劳性能、弯曲性能、高温蠕变性能、表面硬度、端淬硬度等

  金相物理分析实验室现有各类实验设备16台,主要包括正置金相显微镜、倒置金相显微镜、体视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扫描电镜、周期浸润腐蚀试验箱、晶间腐蚀仪、低倍组织热酸蚀装置及金相样品加工设备等,可以进行金属材料低倍缺陷,显微组织,夹杂物,晶粒度,断裂失效等的检验分析和研究

  无损检测实验室配置相控阵检测仪,超声波探伤仪,远场涡流检测系统、大功率磁粉探伤仪及便携式磁粉探伤仪等。可为冶金、能源、船舶、航空航天、制造业等行业提供可视化的产品检测服务。为在制和在役的产品提供精准、可靠的检测结果

  加工中心主要包括圆拉伸冲击试样复合加工中心、在线检测数控外圆磨床、中走丝线切割、数控车床、全自动带锯床等,能够对合金结构钢、齿轮钢、轴承钢、弹簧钢、合金工具钢等材料试样的粗、精车、铣、开槽加工等

  建筑结构是现代工业中比较重要和应用较多的结构,建筑结构检测主要包括主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碳化深度等项目以及移动通信铁塔的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等项目检测,国家金属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建筑结构检测分析服务

  航空航天、能源、石油化工、船舶、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领域的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强劲,对特殊钢和特种合金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求量激增。因此,最近十几年我国特种冶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首先,分析和总结了我国上述高端装备制造用超高强度钢、高温合金、耐蚀合金、耐热钢、特种不锈钢、高性能轴承钢、工模具钢以及精密合金等的新需求。其次,分析了传统特种冶金流程和几种特冶新流程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重点强调了与转炉/电弧炉炼钢流程相结合可以为电渣重熔和真空电弧重熔提供高洁净的自耗电极,也可以为真空感应炉提供纯净原材料,用连铸坯作为自耗电极的抽锭式电渣重熔后接轧制工艺的电渣短流程可以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简要介绍了高氮不锈钢冶炼的双联工艺和工模具钢的粉末冶金和喷射成形工艺流程。再次,分析和总结了我国特种冶金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新技术和新装备的进展情况。最后,对未来十年我国特种冶金的技术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内我国特种冶金产业仍然处于黄金发展时期。但时至今日,我国的一些高端特殊钢和合金材料仍然需要进口,国产材料在产品质量、性能稳定性和服役寿命等方面与西方国家的知名企业(如美国SMC、ATI、Carpenter、VDM 公司等)的产品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在未来仍需开展大量的研发工作。重点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研发力度:

  开展真空特种冶金的基础理论研究,突破高端材料制备的瓶颈,深入开展以超纯熔炼技术为核心的工艺技术研究,包括开发原材料净化处理技术,高稳定性的坩埚耐火材料以降低熔体的氧含量和硫含量等超纯熔炼技术。揭示在真空下元素的挥发和去除、坩埚材料与金属熔体之间的物理化学反应、脱氧和非金属夹杂物的形成和去除机理等超纯熔炼理论。

  开展特种熔炼过程电磁场、流场、温度场和凝固组织的数学模拟,掌握钢液凝固过程中溶质迁移行为和凝固组织控制方法,尤其是高合金钢和镍基合金大型铸锭偏析元素和析出相的控制机制,重点突破大尺寸铸锭凝固缺陷的形成机理和凝固组织的控制方法。

  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真空特种冶金装备并推广应用。技术发展难点是开发大型真空感应炉、真空自耗炉装备以及智能化的检测与控制系统,尤其是基于熔滴短路频率检测的真空自耗炉电极熔速控制方法。研发出工业规模的冷坩埚熔炼炉、真空凝壳炉、真空悬浮熔炼炉、电子束冷床炉和等离子冷床炉等特殊熔炼装备,提升相关技术的自动化水平,是未来10年我国的发展重点。进一步研发以导电结晶器、旋转电极和磁控等特征的新一代电渣重熔装备。

  重点开发高温合金、精密合金、耐蚀合金、超高强度钢、特种不锈钢、高端工模具钢等典型特种冶金产品的工艺技术和规范,并将其转化为工艺模型,实现工艺控制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使这些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与国际水平接轨,实现品牌战略。

  深入开展高合金返回料,尤其是高温合金返回料循环利用工艺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初步建立我国返回料的循环利用的技术和管理体系,建立相关制度和标准。

  掌握大型真空自耗锭的凝固特点和产生白斑、黑斑等缺陷机理,电弧燃烧、熔滴滴落、元素挥发、气体和夹杂物行为,开发出压力控制、氦气冷却、浅熔池控制技术等创新工艺,全面提升我国大型自耗铸锭工艺和产品的技术水平。

  突破冷坩埚熔炼装备和工艺技术,拓宽冷坩埚感应熔炼技术的应用领域,进行氧化物材料、高熔点材料、单晶硅、放射性铀燃料棒、形状记忆合金、各种磁性材料、高纯溅射靶材和各种金属间化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等熔炼技术的开发。

  这些关键材料包括航空航天、燃机用高温合金(变形、铸造、粉末)、航空轴承钢和齿轮钢、大飞机用起落架用钢、高铁、盾构机、精密机床等高端轴承钢、电动汽车制造用一体化压铸模材料、第四代核聚变用特殊钢、电子信息用精密合金和超纯不锈钢、舰船用超高强度钢、海洋工程和石油化工用不锈钢、耐蚀合金、生物医学金属材料等。

  建立“大学-科研单位-装备设计单位-装备制造企业-特种冶金生产企业-用户”全产业链的特种冶金技术创新联盟,建立特种冶金中试基地,实现技术研发的机制创新。

  姜周华,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绿色智能特殊钢冶金研究中心主任,第八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特殊钢先进冶金工艺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东北大学(沈抚)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特殊钢冶金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16项,牵头制定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3项,是中国首位获“IEC1906”国际标准奖的专家。获发明专利200余件,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著作7部。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杰出工程师奖,带领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