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公司名称: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傲世皇朝注册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电话:15232662500
传真:400-822-5988
邮箱:595588519@qq.com
集团网址:http://www.hnztbl.com/
新闻中心
 
内容详情
首页,安迪娱乐平台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03-31 11:51   

  首页,安迪娱乐平台21世纪,全球进入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化已经形成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网上购物、网上交易、在线电子支付等各种电子商务化的交易活动逐渐演变为一种新兴的商业运行模式。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商业贸易环境,改变了商业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组织形式,影响着企业管理和市场商品流通,并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模式。海西经济区作为我国重点建设的经济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制造业企业纷纷借助电商平台助力发展。目前,海西地区的电子商务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突出特点:依靠海西经济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交易额连创新高,电子商务在各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化、相关服务业蓬勃发展、支撑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创新的动力和能力不断增强。电子商务正在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入规模性发展阶段,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不断增大,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但是,海西制造业电商的发展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不及时研究解决势必会影响其健康发展。基于此本课题对海西制造业电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引起业界的重视。

  海西经济区,是目前我国重点经济建设的一个重点区域。要加快海西经济区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增长的关键部分的制造业,就不得不与时俱进,依赖电子商务。而电子商务对于福建乃至整个海西经济发展更为深远的影响在于,商业模式的深刻变革将可能引发海西经济范式的转换,实现“海西制造”到“海西创造”的经济结构的转变。

  福建的企业努力寻找“福建制造”产业升级的新路径,转变原来低成本竞争战略,以获得在全球经济链条中的高价值。而作为现代流通方式的电子商务已广泛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对改变传统经营管理模式、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一,电子商务产业初具规模。根据阿里研究中心的《2013网商发展指数报告》显示,海西已经成为国内较具竞争力的网商货源采集地和区域电子商务交易中心。

  第二,传统产业电子商务应用不断深入。大型传统企业加快拓展电子商务,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稳步提高。据统计,泉州市68.5%规模以上企业不同程度推行网络化经营。安踏、特步、九牧王和卡宾等一批传统工业企业先后开拓网上市场,积极建立网络官方旗舰店。目前制造业所采取的电子商务模式主要有:B2C、B2B、B2G。

  第三,电子商务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电子商务持续深化发展,社区、农村电子商务应用逐步兴起。各大旅游景点、酒店开展旅游票务、餐饮和住宿等网上营销。

  第四,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物流配送、电子支付、技术研发、信息服务等配套服务业同步发展。EMS、顺风、申通、圆通等全国快递业骨干企业为网络零售快速发展提供物流支撑。支付结算环境逐步完善,电子支付产品和服务日趋丰富。产业园区启动发展,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南威软件、福建讯网等企业探索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有效解决存储空间、计算能力、数据服务、物品监管和大批中小民营企业上网“触电”难等瓶颈问题,电子商务技术研发能力不断提升。

  第五,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持续改善。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电子商务,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推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重要举措加以部署推进,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支持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社会信用环境不断改善。开展打击网络购物领域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动,维护网上交易秩序。

  一是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和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海西地区电子商务以小型网店或中小企业为主,分布较为分散,各自为政,大多数传统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前主要靠为其他品牌代工。据统计,凡客诚品的服装类商品有60%以上在石狮下单,淘宝网上棉衣和羽绒服有近80%产自石狮。这些传统企业选择做电子商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B2B,主要是通过阿里巴巴等行业网站进行国内批发或获得外贸订单;另一种是B2C,主要是通过创设自主品牌入驻天猫、京东商城等,如311、爱登堡、富贵鸟。自建电子商务平台的传统企业还非常少且规模不大,虽然一些企业运用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各不相同,有的直供,有的外包,有的在知名网上商城开设专卖店,但绝大多数做电商都是依附在天猫、淘宝、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第三方专业化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宣传、推广与销售产品,没有建立属于自己的电子商品平台,更没有把平台做成品牌来建设。且这些制造企业在平台或品牌的宣传推广、运营机制和客服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调查中发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仍习惯于传统的营销方式,注重实体市场。大部分企业上网开展网络营销的方式仍局限在网络广告与产品信息宣传上,较少利用网络进行市场的调研、客服消费行为分析、新产品开发、网络服务。大部分企业建立网站或网页的主要目的,仅局限于宣传企业形象、信息查询、订单接收、产品与服务信息等,只有小部分企业意在拓展市场空间,而专注于运用网络运营电商业务的并不多。

  二是金融物流配套体系仍需完善。与电子商务配套的金融服务、技术研发、物流配送等保障要素较为薄弱。大部分电子商务企业属轻资产公司,融资较困难。物流成本偏高、配送效率偏低,缺乏专业第三方电子商务物流仓库。 三是制度环境有待改善。网络交易市场监管有待增强,信用体系建设亟待加强;还存在网上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恶意欺诈等行为,网络交易纠纷处理难度较大。统计与监测评价工作制度尚未建立,全社会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是电子商务人才缺乏。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教育体系仍处于摸索过程中,且受电子商务本身发展迅速等因素共同影响,使得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加大。人才招聘难、成本高,单泉州市,“十二五”期间全市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就超五万人。

  随着海西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力度继续加大,发展电子商务的需求将会更加强劲。电子商务将被广泛应用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这将促使全社会电子商务的应用意识不断增强,有关电子商务的政策、法律、法规将不断出台,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将不断完善。同时,也促使物流、信用、电子支付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更全面的展开,从而使得电子商务发展的内在动力持续增强。

  随着《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实施,电子商务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在综合性电子商务网站已经占据综合类B2B领域绝大部分市场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行业电子商务网站已经在综合网站市场之外寻求专业化细分领域的发展。电子商务正在与传统产业进行深入的融合,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随着企业供应链电子商务、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带动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围绕电子商务服务形成的从低端技术环节到中端支撑环节再到高端应用环节的电子商务服务链在我国结点饱满,一个全新视角的电子商务服务业群正在形成,将成为未来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互联网客户具有丰富的个性化特征,这决定了在互联网上,只有符合网络客户个性化需求且适合网络销售的产品才能适应电子商务的运作。

  要将潜在的网络客户转化为实际客户,必须加强对网络客户群体的研究和分析。必须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法,对网上潜在客户群体的个性特征进行分析。这些个性特征主要包括上网习惯、消费习惯、保障水平、风险偏好、职业分布、收入水平等有可能对需求造成影响的因素。企业应有相应性地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完善产品的设计,增强客户的网络购物体验,增强产品的多样性供给。加强对网上客户群体的研究有助于网络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的实现,有助于将网络潜在客户群体成功地转化为现实的客户群体。

  企业必须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市场调研一般包括:市场、客户、同业等。一方面,企业应该针对网络市场的特点,推出符合网络市场特征的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企业应根据不同客户的消费需求差异开发不同的产品。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人才是瓶颈。如何培养符合制造业企业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电子商务具有专业性强、管理难度高等特征,这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必须是一支兼具高水平和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电子商务的特征要求从事电子商务的必须是复合型人才。此类人才一方面是精通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也必须是具备营销知识人才。

  因此,为满足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政府要充分重视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各有关大专院校要相应地调整电子商务课程结构,使之适合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要求。

  在企业内部,企业也要加强对内部员工的教育和培养,提升员工在电子商务上的应用技能,使之适应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

  (1)建立专业培训体系。企业要培养专业人才首先要求建立专业的培训体系。一是要求在企业内部着重加强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对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在此项专业培训体系中,培训的重点在于提升电子商务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入先进的电子商务知识和专业人才,建立起适合电商企业的复合型人才。

  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的运作方法以及提升运用运用电子商务处理业务的能力。

  (2)推动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方式的发展。企业要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除了企业内部的努力外,还可以依靠企业和学校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企业要与学校加强互动,开展人才定制,互动设置应用型课程,建立相适应的、长期的员工学习基地,定期派企业内部员工进行电子商务的系统培训,直接参与到一些应用项目开发与商务管理工作中,并结合自身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研究具体的解决方案。

  对于不同层次的培训需求,保险企业还可采用不同的方式,例如举办电子商务知识讲座,开展各种电子商务交流活动、校企业互动学习活动等。

  (1)定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电子商务的特征决定了从事电子商务行业的人才的特征。作为人才的培养者,高校在确定培养人才目标之时首先应给电子商务以清晰的定位,明确学生的竞争优势所在。做到依据行业特性和要求,来设置专业和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时,就必须确定电子商务职业岗位,制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规格,围绕企业对电子商务的需求专业设计,如此既可避免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定位不清或针对性不强等缺陷,又能让高校学生在学习期间科学设定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提前做好专业知识积累、争取做好投入电子商务行业的准备工作。

  (2)做活电子商务实训。第一,增加校内实训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所占比重。电子商务专业本身特征决定了其是对实训要求较高的专业,所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要求很高,必须根据电子商务的实务操作要求科学合理安排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践课程,并且采取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方式,提高模拟时间在课程学时中的比重,增强学生在电子商务和营销双重知识层的有机结合。第二,建立校内电子商务模拟公司,提高学生对工作实践的体验和认识。学院可以通过建立电子商务模拟公司并让学生参与到模拟公司的组织管理工作中,在模拟公司中进行岗位竞聘,轮岗等模拟工作情形的演练,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实践生活的参与意识,另一方面也扩充了学生的见识和知识面。第三,做好校企结合:学校应该深化同各类型企业尤其是和相关的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合作可以采取的形式有,联合办学。例如,企业与学校联合开展网络营销推广方案的设计、学校参与企业关于电子商务的实施方案等。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2012年2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了《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旨在新时期、新环境下为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指明发展方向,以求增强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质量效益。

  电子信息技术是极具生命力的先导性技术,如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均把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写入了国家战略之中。近几十年正是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从而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带来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否发达,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参与《规划》撰写的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副所长李认为,“十二五”既是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产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由大变强的攻坚时期。《规划》基于这一定位,主要从技术演进趋势和内外部环境分析了“十二五”期间产业面临的形势。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持续扩大。2010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收入实现6.39万亿元,五年平均增速15.57%,增加值达到1.40万亿元;电子信息产品出口5912亿美元,五年平均增速为17.1%;彩电、手机、计算机、多种电子元器件等主要电子信息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李介绍道,“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抓住了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积极推进结构调整,着力加强自主创新,从而实现了稳步增长,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依然面临着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包括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仍处价值链中低端、研发投入强度低且投向目标较分散、产业政策环境亟待完善、内需带动机制尚未健全等。

  赛迪顾问分析师王莹表示,目前我国某些低端制造业正面临比较大的发展困境,从事低端制造的企业获利水平不是很高,国家也在思考如何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如何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李表示,2012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要完成年增速不低于2011年的任务目标。从国际环境和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现有问题来看,完成该任务目标并不轻松。目前,我国内需市场的开拓还不够,缺乏刺激内需增长的因素。“十二五”期间如何拉动内需,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李告诉记者,根据《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的总体部署,以及结合产业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电子信息制造业规划提出了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坚持创新引领、应用驱动、融合发展的指导思想。“其中融合发展和应用驱动是这次《规划》的亮点之一,也是贴合工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李说。

  融合发展旨在强调抓住产业融合化的技术趋势,推动产业模式创新。这不仅包括产业链整合及资源优化重组、产业组织形态及商业模式的创新,也包括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模式创新。通过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李解释道:“融合可以是产品与产品的融合,也可以是软件与硬件的融合,扩大一步讲也可以是产业与产业的融合,例如电子信息制造业与软件业的融合。”

  “强调融合性发展,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发展相关产业,是各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例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云计算、物联网都是融合性的技术。”王莹说。

  应用驱动强调要深化应用对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实现“以用兴业”,并发挥产业对工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信息化的支撑作用。应用驱动更加突出了市场的地位,这对产业而言意义重大。

  王莹表示,尽管在电子产品的产值上,中国位居世界首位的优势可能继续保持,但一直以来,产品的自主研发与创新都阻碍着产业规模及产品价值的扩大提高。

  针对这一问题,《规划》在产品创新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目标: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5%;信息技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累计总量达到130万件左右。此外,《规划》还要求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关键元器件、重要电子材料及电子专用设备仪器等领域攻克一批核心技术难关。

  与此同时,《规划》还强调要加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投入,对核心关键领域重大项目给予重点支持,进一步明确资金支持的重点。

  “支持性资金的流向应是围绕产业核心基础环节和战略性新兴领域。例如: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移动智能终端、关键配套元器件和材料,”李说,“资金支持的重点是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增强创新能力,完善配套产业链,形成整体竞争力”。

  从电子信息制造业全产业链角度分析,按照最终产品形态的不同,可将电子信息制造业大致划分为基础电子产品、整机产品和应用电子产品。其中,基础电子产品包括集成电路、关键电子元器件和材料、新型平板显示、发光二极管、太阳能光伏等;整机产品包括计算机与网络设备、通信设备及终端、数字视听等;应用电子包括机床电子、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电力电子、航空电子、船舶电子等。

  李指出,《规划》立足于产业链各环节,根据不同领域产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各行业、各领域发展的重点:一是推动整机价值链提升,包括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品牌建设三个方面;二是实施基础电子产业跃升工程,涉及集成电路、关键电子元器件和材料、新型平板显示、发光二极管、太阳能光伏等基础领域;三是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包括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及提升传统产业、推动量大面广的应用电子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

  此次《规划》包含了《电子基础材料和关键元器件“十二五”规划》、《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十二五”规划》和《数字电视与数字家庭产业“十二五”规划》3个子规划。王莹认为,三个子规划的出台符合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近几年,电子信息制造业有产业链向上延伸的趋势,产业链向上游延伸,整机向元器件、组建等上游延伸的趋势明显。

  《规划》中还指出:“显著增强骨干企业核心竞争力及自主品牌市场影响力,形成5~8家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努力培育销售收入过5000亿元的大企业。”

  “这些大企业以整机制造领域为主,重点集中在通信、数字视听、计算机、平板显示领域。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竞争,整机制造领域规模经济效益显著,已逐步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如通信的中兴、华为,电视的六大厂商,计算机的联想等,‘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鼓励这些优势企业发展壮大,全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李告诉记者。

  成渝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是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的两大支点,其在制造业方面的发展更是成为这两大经济区发展的重点产业。成渝、关中-天水两大经济区制造业结构的趋同或趋异一直是其竞争关系与合作关系的分水岭。在两大经济区制造业的发展中,存在很多相同或重复的产业结构,这种产业结构使得两大经济区在制造业的结构上表现出趋同;但从其重点发展的具体产业上,两大经济区又由于自身发展条件的优势和劣势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方向,这又使得两大经济区表现为趋异。若两大经济区在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趋同,则在西部的发展中将会形成经济区之间的竞争,这就会阻碍双方的发展;若两大经济区在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趋异,则在西部的发展中将会形成经济区之间的互补,会促进双方的发展。所以,两大经济区制造业的趋同或趋异是分析两大经济区在西部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的重要部分。

  成渝经济区工业基础较好、科技实力雄厚、资源匹配较好,拥有丰富的水能、天然气和生物矿藏资源。因此重点发展的制造业有:以发电设备、石油钻采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以水电、天然气和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核技术和航空航天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了发展成为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高地,成渝经济区重点发展能源及化学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努力改变工业支撑比较单一的局面。引导加工业与农业、制造业与生产业、能源工业与矿产资源加工业的紧密联结,形成相互支撑和促进的跨领域链条式发展模式,构筑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高地。

  而关中-天水经济区是我国西部智力资源最密集地区。仅关中地区就有4个部级开发区和2个省级开发区,集中了3个部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和13个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因此,产业发展方向是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和先进制造业基地[1]。首先,关中-天水经济区围绕集约化农业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和生物医药技术等重点领域,建立一批相关的重点实验室和技术中心,开发一批附加值高和市场容量大的战略产品。其次,关中-天水经济区有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以及以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为特色的产业体系,拥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有色冶金、医药、纺织、果业以及畜牧等优势产业,成为陕西省乃至西北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发动机[2]。在制造业重点产业中,成渝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有着明显的差异。

  两大经济区的制造业发展依赖于其特有资源,使其在重点发展产业上的趋异现象成为必然。两大经济区依托不同的资源和技术发展制造业,使得两大经济区的制造业共同发展的同时也相互区别,避开产业竞争,形成产业结构趋异。

  成渝经济区具有较大的区位优势。其中,重庆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港口,拥有我国第一个内陆保税港区和第一个“水港+空港”双功能的保税港区;而成都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是西部各种要素和商品的重要集散地,是云贵藏青甘等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3]。在我国实施的沿海、沿江的“T”字形国土开发战略中,成渝经济区与长江中下游特别是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遥相呼应[4],在我国东中西互动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发挥着承接传递的作用,这就奠定了成渝经济区承接东西的基础。

  在空间结构的视点下,两大经济区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不同的重点优势,成渝经济区可以通过与长江三角的联系来促进发展,从而带动周边经济;而关中-天水经济区可以以西北、华北和中部地区作为主要方向来促进经济繁荣,这也是形成两大经济区制造业结构趋异的重要原因。

  在现代技术飞速发展的基础上,很多工作要和电子信息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满足当今社会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电子工程技术是一种流行的应用技术,它已被大量应用在很多的行业,推动着各行各业的技术更新,有利于提高社会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在这样的推动下,中国的产业发展结构得到了有效调整,为社会创造了越来越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发展现代电子工程技术的研究是当前的主要发展方向。

  电子工程技术也被称作电子技术,它主要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作为重要的基础。近些年来,其发展较为迅猛,电子工程技术主要包括电子技术、测量技术和控制技术,已经在很多的行业得到发展和使用。从其发展的情况来看,其发展的优势更加明显:1)使用的范围广。电子工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能够在其他行业得到较大范围的使用,以推动各行业的发展进步。2)明显的经济效益。该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的效率,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3)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从电子工程技术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能够显示出非常大的发展潜力[1]。

  尽管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历史很短,但发展很快。作为新兴产业,其特征如下:1)应用的类型新。它主要是通过电子设备获取信息并进行处理的,当前的电子信息产业以电子产品为代表。2)发展空间广。伴随着电子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相关技术已逐渐融入电子工程行业,发展空间很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3)应用广泛。从电子工程的发展趋势来看,面对新的信息时代,人们将始终使用电子产品,电子工程的使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2]。

  3.1.1智能化发展趋势电子工程技术飞速发展和进步的主要原因是它可以给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并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智能化的发展使电子工程技术的优势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可。另外,从目前中国电子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智能设备的新产品不断涌现,智能化发展已成为电子工程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电子工程技术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核心内容,还应根据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以先进的技术进行创新和改革,最终实现行业的智能化发展[3]。

  3.1.2标准化发展趋势集成技术的发展是电子工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使电子工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从标准化的角度实现各种生产过程的集成。标准化的技术和标准化的设备实现了各个生产环节的完美连接,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标准化是电子工程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4]。

  3.1.3网络化发展趋势网络技术的发展是电子工程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网络技术也被大量应用在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网络技术支持电子工程技术,网络技术的集成可以实现远程信息服务,为人们带来更大的便利,可以说网络是电子工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3.2.1显著改善人们的生活电子工程技术对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先进的电子工程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提高了生产和生活的效率,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便利。另一方面,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减轻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同时还能够使人们感到生活的乐趣,而且逐渐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使人们的思维和意识越来越现代。

  3.2.2应用于高精尖科技领域电子工程技术先进,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及其他相关高科技领域,并且将在这些领域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在精尖科技领域,电子工程技术的应用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有关技术人员和单位要抓住这一机遇,随着技术的发展,加大技术研发的力度,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

  3.2.3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子工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降低了生产的花费。为了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制造商将继续追求更高的技术水平,这将进一步促进电子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子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子信息行业为了迎合和满足大众的心理,也在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开发出新的电子产品,促进消费。本文对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从更强大、更省电、更环保及更小巧等四个方面进行重点探究,并对电子产品的发展前景进行阐述。

  随着电子产业的迅速发展,对电子产品的生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便于人们携带,更轻、更小巧、更薄的电子产品是人们的向往,同时也是电子信息工业设计所坚持的信念,电子产品的微型化和美观化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小而美一直是大众所追求的,像现在超薄的手机就是一个体现。

  如何能够满足人们对电子产品微型化的需求,是电子行业研究的重要内容,当下,缩小电子产品的芯片体积是一个重要的方法,但随着集成化的发展,芯片的规模不断扩大,只有在芯片制造中,合理控制封装大小和封装密度,才能控制芯片的体积;封装技术也不断发展,封装的密度得到一定的提高,封装的尺寸也有所缩小,进而有利于提高封装空间的利用率,提高电性能和稳定性,这也是在保证电子产品性能的条件下,有效缩小芯片体积的保障,例如:KINGMAX推出的超棒系列闪存盘,采用的是PIP封装,具有防水、防尘、耐高低温等性能,其体积也极为轻薄和小巧,但内存可达8GB多;三星公司也在为电子产品的体积缩小而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改进手机MP3等产品的闪存芯片封装技术,将圆片的切割工艺进行改善,提高闪存容量,使电子产品更小更轻薄,但却拥有更大的内存;苹果公司在电子产品工业设计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该公司生产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可称为微型化之作,像之前生产的世界上最薄笔记本电脑,最薄处仅为4mm,创了当时的世界纪录,工程师们将机器内部元件进行最大化优化布局,为该款电脑制定了特殊的处理器芯片,采用的是CPU是小型化版本的酷睿2处理器,并采用了特殊的封装方式,使其CPU比传统的版本减少了约30%的体积。

  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对电子产品又提出了节能、低耗化要求,就是在保证电子产品各项性能的同时还要达到降低能耗的需要,尤其是对一些移动型、携带式的电子产品,长时间的待机功能显得尤为重要,达到节能降耗的功能,不仅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也是符合世界节约能源的发展潮流。

  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当数英特尔推出的双核心、四核心酷睿2系列处理器,它是采用比较先进的45nm、高K电介质制程工艺,不仅提升了性能,还降低了功耗,单位频率性能及电力性能都得到了提高,远远优于前代65nm的工艺产品,达到了低能耗的目的;另外,Atom处理器及平台是面向超小型笔记本电脑等终端CPU产品,运行时具有较低的功耗,因此,非常适合应用在小型电脑及其他掌上对媒体设备中,Atom处理器及平台的推出,也使得各大厂商推出上网本,其中运用几乎都是Atom处理器。它满足了节能低功耗的要求,即使运用在PC平台上,也依然有着重大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剧,对环境的保护已成为全世界比较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因此,体现在电子产品中就是要尽量保证产品的环保绿色化。半导体产业的迅猛发展,造成每年报废的电子垃圾数量之大,因这些电子产品中含有有害物质,报废后或丢弃后,对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污染环境,这一现象也引起越来越多人的注意,因此,电子产品制造行业也开始研究环保绿色的制作工艺,将环保绿色作为生产电子产品的重要目标。

  如何做才能达到环保绿色化是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一,禁止采用含铅的有毒金属,尽最大努力将铸模混合物含有的毒卤化物去掉;其二,制造电子产品的外壳和包装时,要使用可自然降解的环保材料;其三,在集成电路生产线上采用无铅焊料。现阶段也有很多公司使用无铅焊料进行生产,并将其运用在电脑和手机产品中,作为销售的亮点进行宣传,可以对性能、外观、体积进行宣传,突出绿色环保的特色,主打环保绿色品牌,引起广大消费者的注意,提升绿色环保电子产品的知名度;随着环保绿色的大力倡导,各个电子厂商也开始使用绿色环保的材料,例如:利用玉米等可自然降解的材料制造笔记本电脑的外壳,采用回收率100%的特殊材料制作手机外壳等,避免了传统塑料外壳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随着电子产业的不断发展,跨界融合也将成为发展的趋势。现阶段,在电子产品中进行跨界融合的典型就是手机,手机不仅融和了PDA掌上电脑,还融合了数码相机的摄像功能,是经过有效融合的产物,对于融合度较低的音乐播放功能,手机早已可以完全取代,但并不意味着便携式的MP3会消失,相反,还在持续发展着;手机跨界的领域还有GPS导航,GPS芯片的集成度提高,发热量大及耗电量大的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其尺寸更大、显示效果更佳,液晶屏幕也用在手机上,为GPS导航中的终端显示效果和数据处理提供了条件,如今手机导航已经成为手机里必备的一项内容,可见,手机的确是跨界融合中的典范;电子产品的跨界融合对基础设计、制造工艺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使电子产品具备更多的功能,就要提高内部芯片的集成度和多功能化,这也是跨界融合的关键,同时,对封装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进行高密度的封装,对其稳定性、热性能、电路运行效率等将更加严格。

  随着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电子产品发展异常迅速。近年来,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的攀升,人们的消费水平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如此的背景下,人们对电子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极大的促进了点被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从而可以看出,电子产品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电子产品也逐渐向着高频化、微型化、低功耗、高精度、多功能、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子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大,随处可见电子产品的使用,本文对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从微型化、低耗能、环保绿色及跨界融合融合等四个方面进行重点分析,可以看出,电子产品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1]杨利.当前金融电子产品行业在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西南财经大学,2011(02).

  [2]魏培敏.浅谈制约我国汽车电子产品的发展问题[J].华章,2011(32).

  摘要: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统计了典型B2B上市公司2008-2013年报以及网站数据,从纵向、横向及企业层面研究主要B2B平台盈利模式的演进及发展趋势及会员在电子商务投入、态度和粘性三个方面的关联关系,基于三个维度的创新细分框架,从行业、价值链及产业链视角分析了未来B2B模式创新的方向。

  同B2C模式相比,企业间的交易过程更复杂,交易链条更长,据统计,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超过10万亿,其中B2B达8.2万亿元,随着企业间电子商务的发展,B2B将成为电子商务的主体,研究B2B模式的发展规律及演进策略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然而,相对电子商务的不断创新,B2B发展缓慢,平台模式单一,相关研究更显匮乏。本研究的贡献有二,其一,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从纵向、横向及企业微观层面全面分析主要B2B平台模式的演进趋势,其二,建立了B2B的三维创新框架,从行业、价值链、产业链三个维度探索B2B模式的发展路径,为平台创新提供理论指导。

  B2B是企业之间通过Internet完成企业价值链和组织方式整合的商务活动方式,它不仅包括产品服务的交易活动及信息交换,还包括供应链的全过程管理、渠道及支付等环节,具有更长的商业链条。按照不同的研究视角,研究者已经归纳出不同的B2B分类,例如综合网站、垂直网站等。

  从功能区分,B2B有三类:匹配功能、聚集功能以及协同功能,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同时企业的“聚集”产生网络效应和协同效应。国内B2B起步于政府推动的商务应用,经历了初级电子商务、交易社区到合作贸易阶段,从服务能力视角,B2B经历基本服务模式、专业服务模式和再整合服务模式三个阶段,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整合化、平台化、系统化及个性化。

  B2B的主要盈利模式从广告费、会员费、交易费到增值服务等,由于网络外部性和需求互补性,B2B具有明显的双边市场特性,其价值受双边用户规模的影响,单纯的注册费模式并非最优,企业需要不断创新,采用多种收费模式,不同环境因素下,B2B平台定价应采取不同的策略组合。

  同B2C、C2C模式相比,B2B电子商务模式发展缓慢,模式单一,根本原因在于B2B电子商务模式的特征,首先,B2B平台的价值随着参与者的加入呈现几何级数关系,其次,B2B需要专业知识,具备更高的进入门槛,最后,除了成本的降低,B2B企业更看重交易伙伴关系、信用及安全,因此转移成本更高。未来,B2B的发展重点在于模式创新,细分行业及价值链深度融的互动平台成为趋势。

  中国制造网是典型的综合性B2B平台,本质上,中国制造网是一个帮助全球采购商精准、快速寻找诚信供应商的外贸信息平台。

  中国制造网会员服务包括免费会员和收费会员,会员费及增值服务费是其主要收入,因此会员的数量是收入的关键,表1是中国制造网历年注册会员情况,可以看出英文版会员经历2010年前的大幅增长后,处于基本均衡状态,中文版会员则大幅减少,表2是中国制造网历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情况,2012年后,虽然总体收入仍小幅增长,营业利润却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表2 中国制造网历年营收 单位:万元表3则进一步分析了营业收入的具体组成,会员费及认证费是收入的主要来源,增值服务及咨询收入基本没有增长,认证供应商服务费收入在逐年增加,说明深度服务的需求,另外网络广告收入和其他收入在逐年提高,商品销售有了较大增长,但是比重仍太小,其他业务目前大多处于投资期,盈利模式不清,仍有待观察。

  中国制造网是典型的综合B2B信息平台代表,在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后,此类平台遇到瓶颈,新会员增速放缓,老会员流失,尽管采取了措施,包括增加服务提高单个会员的ARPU值,开发招聘、保险、物流及金融服务,拓展配套市场,但是业务增长缓慢,利润波动。预期未来在外贸方面将趋于稳定,但是在内贸市场,将会遇到新生工业品B2B平台的有力竞争。

  上海钢联是垂直行业类的代表,专业提供专业的钢铁资讯交互平台、一站式钢铁电子商务服务,以钢铁行业为切入点,逐步覆盖煤炭等大宗交易。

  表4是上海钢联历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情况,营业收入经过稳定增长期后,2012开始大幅增长,主要是新的业务模式变化。

  表5则进一步分析了营业收入的具体组成,上海钢联以商业信息服务为基础,围绕会员客户不断拓展网页链接、会务培训、咨询研究服务等其他业务,主营业务整体平稳增长,其中,信息服务稳定增长,自2011年起,新业务“钢材交易服务费”成为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通过收取交易服务费这种第二代B2B电子商务模式必定带来新的潮流。

  和综合B2B平台相比,垂直类B2B的发展较快,尤其在深耕价值链方面,上海钢联立足交易模式转型,在增值服务、数据服务方面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值得期待,但是也会面对更多的竞争压力。

  生意宝是国内最大的垂直专业网站开发运营商,行业细分垂直网站在经历一定规模的发展后增长趋缓,生意宝独创了“小门户+联盟”的电子商务新发展模式,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新航标。

  表6是生意宝历年营收,可以看出生意宝的转型之路并不顺利,营收波动很大,反映新模式的艰难。

  表7是营业收入的细分,信息服务收入是生意宝的主要来源,整体趋于上升状态,但增长的并不是太多,网络基础服务收入占比也较大,基本处于上升状态,但化工贸易服务发展很不稳定。行业细分网站必须摆脱单一信息模式,生意宝在联盟网站、展会服务、信息支持及互联网金融方面进行了探索,但业务还是太散,还需要聚焦。

  2013年是B2B的转型之年,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主要B2B平台的营收增长进入瓶颈期,尤其是外贸,前几大B2B公司2013年数据见表8。2013年,各大B2B喜忧参半,外贸B2B市场增长压力较大,环球资源更是出现负增长。内贸方面,各平台营收均出现增长,但增长成因却有较大差异,内部各项业务的营收构成也出现重大变化。

  单纯的信息匹配模式受到挑战,业务增长缓慢,各B2B平台都开始寻求模式的创新,开拓新的营收增长点,主要来自增值和交易,例如生意宝申请支付及担保公司牌照,向移动端和国际化的迁移,这些成为生意宝新的增长点,拉长服务链,在纵向上从“交易前”向后延伸,有助于增强平台竞争力。

  慧聪网的增长尤其是一大亮点,反映其营收结构较为稳定,企业“专注内贸,行业垂直,交易+媒体服务”三大战略落实良好,其收入结构中,互联网服务从75%上升到83%,O2O战略——产业带项目将互联网服务与会议及其他服务紧密地连接起来,从而为整合销售、整体营销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上海钢联的数据仍然呈现收入增长、利润下滑的态势,这是其业务结构的必然结果,短期内恐怕难以改变,后期更将和钢铁B2B领域的其他玩家产生较为激烈的争夺。以中国制造网为代表的传统B2B平台遇到挑战,如果不能在新模式方面有所开拓,短期内看不到转机。

  3.1 数据采集分别在中国制造网、阿里巴巴、慧聪网各随机选取100个会员,在生意宝网站随机选取50个会员,一共得到350个会员信息,分别统计这些会员在各大B2B平台上的会员信息,统计信息详见表9变量说明,除此以外,还统计了抽样企业在马可波罗、中国供应商及世界工厂的注册情况作为参考。

  其中R、D、T为汇总变量,R表示抽样企业总计是几个网站的注册会员,D表示会员企业在4个主要网站的认证方式得分总和,T表示会员企业在4家主要网站的最长注册年份,详见表9变量说明。

  以随机抽取的350个会员为母本,分析了7个网站的市场覆盖率,如图1所示,由图中可得知,阿里巴巴的覆盖率最高,其次是慧聪网,显而易见,由于阿里巴巴的品牌效应,93%的抽样企业选择在阿里巴巴网站推广。

  关键词 或者小类首页,其特点是在近期内较活跃或为VIP会员,这类企业往往推广力度较大,因此,统计数据并不是实际的市场占有率。

  R表示抽样企业总计是几个网站的注册会员,会员在网站注册会员越多,说明企业对电子商务的积极性越高,一般这类企业也倾向于投入更多。因此,假设:

  H1: 企业电子商务的投入(D)和开展电子商务的积极性(R)成正相关关系;

  电子商务需要长期的投入,企业的投入能否实现还和其他的因素有关,当企业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的网络推广,如果效果未必如愿,企业是否还能保持积极性?因此,假设:

  H2: 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持久性(T)和电子商务的积极性态度(R)成正相关关系;

  网络推广需要耐心和持续投入,才能看到成果,越是持久的投入,则越是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另外,持久性也意味着企业早期接受新事物,这类企业更容易接受电子商务的模式并乐意投入,因此,假设:

  H3: 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持久性(T)和电子商务的投入(D)成正相关关系;

  表9的统计变量中,R代表企业对待电子商务的态度,积极性意味着倾向在各个网站注册企业信息,D代表企业对电子商务的投入,企业投入越多,越是倾向成为认证会员及进行各种推广,T代表企业对电子商务的持久性,即企业注册年限。

  表10是利用spss的得到的相关性分析,R和D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10,因此H1成立,即越是积极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更倾向在B2B进行各种推广;R和T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27,相关性不显著,因此H2不成立,即有些企业虽然倾向在B2B进行各种推广,但是未必会有持续性;T和D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79,因此H3成立,即企业投入越多,越是倾向持久投入,或者越是早期接受B2B这种事物的,越是倾向持久投入。

  1.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使用B2B网站来推广自己公司的产品已经是一种趋势,大约一半用户倾向于在多个平台推广,这个一方面说明企业对网络营销的热情,另一方面说明目前B2B平台无法满足企业的深层需要,给平台垂直细分、深入发展留下了机会。

  2.研究发现,R和T相关性不强,这说明老会员在经历一段时间的试探之后,会放弃效果不佳的网站,越来越倾向于在一个主要的网站上进行推广。

  3.研究发现,D和T具有强相关性,即越是持久的投入,则越是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深入挖掘老会员的价值,满足深度需要是B2B平台需要迫切考虑的问题。

  随着企业电子商务的深度发展,现有的B2B模式已经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整合化、平台化、系统化及个性化的趋势已经开始,在模式的分类方式上,需要更加多维度和深层次的划分,才能为B2B模式的创新提供理论框架。综上研究,本文提出了B2B模式三维创新框架,从行业、价值链及产业链的维度展开,通过三个维度的有机关联及深度融合,提供差异化、纵深化服务,促使B2B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其一,基于行业维度,从提供服务宽度视角展开,趋势是细分行业、深化服务。其二,基于供应链和产业链的维度,从提供服务深度视角展开,趋势是拉长服务产业链条,形成不同供应链之间的交叉融合,实现超越传统平台信息聚合的价值。其三,基于价值链的维度,从提供服务高度视角展开,包括生产、营销、研发、物流及金融,实现价值链上各环节的一体化,通过线上线下模式,融合实体价值链和虚拟价值链,创造更多关联和价值。B2B创新的三维模式框架意义在于:首先,从理论上指引了未来B2B模式创新的路径,即从三个维度形成的不同组合,形成更多的细分市场机会,未来B2B的发展将会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其次,大而全的模式已经不可能,即使是综合类B2B,也要在服务的深度上创新,单纯的企业聚合不能带来更多的价值,只有关联才能产生价值。

  趋势一:B2B将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行业化趋势增强,新的模式将会出现。工业品B2B平台在细分领域继续发力,在提供的服务深度和高度上形成竞争优势。

  趋势二,由于新技术的应用,新的商业模式将会出现,尤其在细分领域,移动商务已经成为主流商务,桌面与移动平台联合发展,B2B平台社交化成为企业商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大数据代表的新盈利模式进入市场。

  趋势三,基于供应链和产业链的角度,未来B2B将会从单纯的信息平台走上行业解决方案及产业链融合模式,而不是单纯的卖家集聚的平台,深耕电商,成为电子商务大产业生态链的重要一环。从行业横向发展来看,通过一体化整合可以实现不同供应链之间的对接,形成更加紧密的关系,从纵向看,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这样形成以平台为中心,连接整个产业链的生态圈。

  趋势四,基于价值链的深度融合,企业价值链、行业价值链及全球价值链与通过B2B平台有机融合,借助新技术如O2O,线上线下联动,实现实体价值链和虚拟价值链无缝联结,通过平台上企业的关联,产生二次集聚效应。通过技术进步和平台服务,企业可以便利的享受以前大型企业的一些服务,例如金融、物流的融合,带动中小企业更有效地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趋势五,盈利模式的多样化,传统的会员信息盈利模式将会受到极大的挑战,未来按效果付费、会员免费将会在越来越多的平台出现,“基础会员+收费增值服务”模式将成为新常态,随着服务深度的提高,增值服务例如数据搜集、云存储、社会化营销及金融服务为代表的新盈利模式进入市场。

  通过实证分析,从纵向、横向及企业层面研究了主要B2B平台盈利模式的演进,从行业、价值链及产业链三个维度构造了B2B平台的创新细分框架,研究表明,B2B正在转型,未来,细分产业的B2B将有很大机会,通过提供差异化服务,聚合企业、产生深度关联,将带来更多价值,深耕产业链以及网络新技术应用带来的模式创新机会。

  [1]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3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EB/OL].

  [4] 曹俊浩, 陈宏民, 孙武军.多平台接入对B2B平台竞争策略的影响——基于双边市场视角[J].财经研究,2010,36(9):91-99.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稳步提高,产品产销衔接良好,对外贸易增势平稳。2007年电子信息产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6万亿元,增长18.0%;增加值13000亿元,增长18.2%;软件业务收入5800亿元,增长20.8%。产业规模继续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位居领先,销售收入占全国工业的比重为12%。多数重点产品产量保持平稳增长。产品产销衔接良好,手机、计算机、彩电等主要产品产销率均达98%以上。出口较快的主要是计算机和电子元件行业,二者增速分别比全行业高了2.8和10.8个百分点。

  2.电子信息产业区域布局日益集中,企业实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日趋深入。信息产业企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全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完成营业收入超过1万亿元,日益成为推动行业平稳运行的中坚力量。企业研发投入不断提高,全行业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接近4%,其中有11家企业比例已超过6%,海尔、华为等研发投均超过50亿元。九个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实现收入超过3万亿元,成为引领产业增长的重要地区,并发挥重要的带动示范效应。40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分别在通信、计算机、家电、集成电路、电子元件、电子器件、电子材料等专业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合计产业规模占全国的1/4以上。

  3.产业优势逐渐突出:如能源消耗处于较低水平,信息化程度较高,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竞争优势突出。而从能源产品看,电力、原煤、燃料油、柴油占据前四位,分别占全行业能源消耗量的49%、15%、11%、10%。互联网用户达到2.1亿人,比上年增长7000万人以上;城镇居民计算机拥有量达到59.7台/百户,彩电拥有量超过151台/百户,二者分别比上年提高了15%和5%。国家信息化投资占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接近10%,电子政务投入占电信建设投入的比重为12%。企业电子商务不断推进,电子大中型企业电子商务采购、销售额占营业额的比重达40%。

  另外,电子产品价格不断下降,2007年,我国主要消费类电子产品价格指数为85.2,降幅较上年增加了0.7个百分点,比全国CPI低19.6个百分点。其中微型计算机价格指数为85,笔记本价格指数80,液晶电视机价格指数78,CRT电视机价格指数为95,手机价格指数85,数码相机80,激光视盘机价格指数96.5,音响价格指数98.5。电子信息产品价格下降平抑了物价上涨的趋势,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下降0.53个百分点。

  1.产业化链条不完善,没有低成本的配套能力。在研究、开发、产业化等创新链的关键环节中,产业化既是创新的目的,又是整个创新链的归宿。更重要的是,在产业化的过程中,电子信息产业也是一个独立的产业链形态,包括基础材料、电子元器件、核心部件、生产线以及规模产能配套条件等在内的完整形态。由于没有有效的机制,上述各环节的利益共同体难以形成有效的联动与合力,导致技术发明人、投资人和政府部门出现产业投资不到位、政策不落实、专利实施少、生产规模小的现象。特别是在专用设备、装备、材料、测试仪器仪表等基础环节薄弱,更是影响产业化持久发展的基础。

  2.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过度依赖外资企业。我国信息产业在充分利用外资的同时,没有迅速提高自主核心竞争力。电子信息产业链中的某些关键环节非常薄弱。尤其是微电子、光电子、材料等基础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整机产品所需的关键集成电路和重要材料基本依赖进口。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商手中的后果之一,就是产业发展对外依存度高,对内带动不够,缺乏主动权。

  一方面,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将影响投资的增长。目前,国家在2008年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信贷过快增长;同时在土地供应上将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特别是东南沿海的工业土地供应日趋紧张,因此产业投资增速受此影响可能有所减缓。但是,如果能争取国家在投资上对信息产业予以倾斜,并引导地方将信息产业作为经济结构升级的突破口,调控措施对产业投资的冲击将有所弱化。

  另一方面,加工生产的成本比较优势弱化,将进一步导致外资转移的扩大。目前,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环境的调整,特别是人民币升值加快、两税并轨正式实施、新的劳动合同法生效等,国内生产制造的成本逐步上升,原有比较优势有所弱化。2008年外资企业开始将部分投资外移转向越南、菲律宾等国家,这种现象可能有扩大的趋向。相比而言,对外投资前景看好。目前,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高,通过对外投资调整结构的趋动力日益增强,部分大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探索开始走向正轨;国家为缓解贸易顺差过快增长和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出台了鼓励对外投资的措施意见,这些都为电子信息企业对外投资的扩大创造了有利条件。

  4.内外资企业呈现不同发展格局。从往年看,三资企业一直是拉动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但2007年内资企业各项指标增速均大大高于三资企业。从规模看,三资企业仍占较大份额,比重达到78%,但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内资企业,其收入和增加值增速均为19%,分别比内资企业(24%、25%)低了5和6个百分点。从效益看,内资企业利润增长42%,税金增长23%,分别比三资企业(15%、8%)高了27和15个百分点。从出口看,内资企业增长35%,比三资企业(25%)高了10个百分点。从投资看,内资企业增长38%,比三资企业(21%)高了17个百分点,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增速仅为7%。从创新看,内资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6%,比三资企业高了2个百分点以上。

  5.技术升级带来的结构和市场变化十分突出。2007年信息技术转型对产业和市场结构影响特别明显。一方面,基础行业逐步成为拉动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另一方面,整机更换效应尤为明显,高低端市场呈现不同的格局。由于结构升级,主要产品增幅同比均有所下降,但高端产品增长很快。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跨国公司日益专注核心技术和业务,产业链的分工与整合日趋深入。首先是制造环节代工化。以台湾地区企业为代表的代工企业基于成本和规模优势,不断介入整机制造领域,在产业发展中占据强势地位,甚至出现产品制造通吃的苗头,使产业的生产模式发生调整变化。其次是非核心业务外包化。近年来,印度、爱尔兰经济取得快速发展,正是大力发展面向欧美跨国公司的信息服务外包业务所致。第三是业务外包的整合化。由于国内企业的业务相对单一,在产业链中处于较低的环节,面临产业链的发展变化,亟需加强资源整合,才能适应更高层次的竞争。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从产业链条入手,避免产业化过程中的单点突进。信息产业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创新的终端是市场的回报,加强官、产、学、研、商的合作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实现产业化的有效手段,也是建立健全产业化的主要模式之一。在产业化的具体实施中,要加强上下游的产业配套与衔接,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将政府支持、技术研发、专利申请、建立标准、组织生产和工程化建设以及市场拓展等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支持和促进自主创新的产业化发展。此外,在产业化的链式突破过程中,短期内在整个产业链上实现产业化,是不现实的,应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在产业化过程中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成果,以提高自主创新产业化的起点。而且,要利用在集成创新中积累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快速内化到自主创新的体系中,为今后的技术跨越进行储备。

  2.伴随技术升级和产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层出不穷随着产品更新加快,部分产品售后服务(如平板电视机等)跟不上技术发展步伐的问题日益突出,基础产品标准不统一也对市场规范和环境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其二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形势日益严峻,由于国内法制建设并未健全,导致工作开展相对滞后。其三是代工业快速发展,市场上出现许多无品牌但功能齐全的电子产品,对企业营销思路和行业监管模式提出了新的课题。另外,随着产业融合趋势加快,大型运营商和渠道商不断介入制造业,基于增值服务的产品定制步伐加快,渠道商开始发展自己的品牌产品,都使国内品牌企业面临与市场关系割裂的格局。

  3.产业发展的生态化要求日益迫切,对我国的挑战极大信息产业兴起一股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热潮。最为典型的代表来自欧盟,近几年先后颁布了ROHS、WEEE、REACH指令,EUP指令(用能产品的生态化设计要求),这些指令针对包括电子信息产品在内的用能产品,在设计阶段,对其生命周期涉及的节能、环保要求,提出全面的框架性指令,将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带来深远影响:一是产业发展面临全新的理念。企业要从设计源头重视产品的生态发展,建立生态参数档案,并将生态评估贯穿于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二是出口面临新的壁垒。我出口企业的成本也将大大增加,企业将因原材料、设备更换以及内部机构调整和设计生产流程变革而增加生产成本,相关的检测成本也将提高,这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成本优势是一个新的挑战。超级秘书网

  面临着产品的升级与产业的生态化,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就是人才。政府或者企业可以拿出部分资金,用于现有人才的进一步培养和潜在人才的开发,努力保持适当的人才流动性,争取达到人才流动“溢出效应”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形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工作环境,从而使企业能够在稳定的人力资源的条件下获得稳定的进步,不断开拓创新,提升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竞争力。

  中国“的十一五”规划提出,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一定要在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和应用的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毫无疑问,在当今以信息技术为显著性标志的全球性科技革命的进程中,实现这个目标势在必行。目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度过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成功地实施信息产业强国战略,要求我们必须优化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正确引导电子信息产品需求结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中国信息化的发展步伐。

  [1]胡玉梅,戚昌.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及其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2).

  [2]别秀梅,李玉文.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J].工业技术经济,2005.

  摘要:从1997年到2012年,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税金总额和从业人数,分别从1997年的5119.9万元、37579人到2012年的132604万元、12907人,税金总额增长43.9倍,从业人数减少0.65倍。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税金的大幅度提高,而从业人数的呈下降趋势,说明了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也表明企业收入增加并没有带来从业人数同步增加。

  本文使用统计数据态势研究方法(DTDA)、方差、标准差和差异百分比等公式。

  从上表看,从1997年到2013年的17年间,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税金总额合计达到650874.1万元,从1997年的5119.9万元增长到2013年的224718万元,2013年是1997年的43.9倍,平均每年保持了2.5倍左右的增长,平均每年上交国家税金38286.7万元。比较于同期的主营业务收入,税金总额并没有完全同步发展,税金发展模式不稳定,涨幅波动性较大,其中2001年是最高增长点、增长率达到240.34%,2008年是达到次高增长点、增长率达到194.61%。具体来看,1997年到2001年期间,税金总量总体上呈现W型增长模式,税金总量年均5489.78万,2001年首次突破1亿,达到13198.6万元;2001年到2007年期间,税金总量呈现较为平稳的增长,年均税金总额达到9458.26万元; 2008年实现突破性发展,税金总额实现2亿元突破,达到20590万元,2008到2013年呈现快速发展,其中2011年小幅下跌,但平均增长率达到89.6%,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从表2可以看出,从1997年到2012年16年间,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从业人数,比较于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税金的波动性,基本呈现平稳下降趋势,从1997年的37579人减少到2012年的12907人,年均从业人数达到38408人,不同年间有涨有降,2012年降幅最大,增长率达到-500.28%。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税金的大幅度提高,而从业人数的呈下降趋势,说明了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从上表可以看出,1997年到2012年15年期间,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主营业收入增长差异大大高于从业人数增长差异,也就是说,对于收入增长每年之间差异非常显著,而对于就业人数每年之间的差异也小得多。收入与就业之间的差异也非常显著,这说明,企业收入增加并没有带来从业人数同步增加。

  [1] 周子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1949-2009)[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电子信息技术随着现代科技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已经涉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及行业中来,在对我们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转变上都起着重要作用。所以,电子信息技术作为热点,常常为专业人士所探讨。下面,我们就对电子信息技术目前在应用上的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展开讨论

  所谓“信息”,即关于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陈述,是表示事物状态的一种普遍形式,是通过文字、数据或信号等形式来表现的可以传递和处理的对象。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正是实现信息传递和处理的信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是指采用电子技术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电子信息产业涉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微电子和元器件制造业、视频音频产品、专用信息应用设备制造业、软件业以及信息服务业和网络建设。

  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计算机主要的发展特征,电子信息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上的应用特点,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智能化,集约化。计算机智能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建立进而研究的,在计算机的发展道路上,智能化是一个重要的方向。现代的网络信息技术能够对人的思维活动以及感觉行为进行模拟,然后对其展开集约化逻辑分析以及综合处理信息。

  网络化,数字化。网络在计算机应用不断深入的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的高清晰数字处理技术和运行的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的互动交流及共享得到了实现。

  高效化,快捷化。现代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就其开发应用来说,是以整合和存储各种信息资源为基础,用计算机的电子信息处理技术,使得信息上的各类管理实现高效化及快捷化。相对以前的技术来说,这样的发展倾向有着高效且快捷的优点。

  计算机技术包括有计算技术,服务器、Pc机及服务器外部设备的设计开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等。其中,计算技术又包含有网络计算技术,移动计算技术与并行计算技术等。随着计算机并行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性能每两年提供至少一个数量级。现在,CPU已经完成了32位过渡到了64位,计算机产品结构的核心也由计算机转向了因特网的网络设备,系统中存储设备的比例变得更大了,且存储技术的发展趋向于海量存储的发展方向,多媒体技术使通信,家电和计算机联系到了一起,CDROM被DVD光驱所取代,手写、语言识别技术与数字图像交换技术实现了实用化,计算机中的多媒体技术受到了重视,电脑的绿化带配置,加速了电脑的拟人化及个性化。

  在所有关键技术中,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又是电子信息硬件产品的“核心”。集成电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从计算机的CPU到各种IC卡,都需要运用集成电路。微电子技术已经走过了大规模(LSI)、超大规模(VLSI)、特大规模(ULSI)集成时代,于1995年进入极大规模(GSI)集成时代。作为高科技代表的集成电路技术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集成电路产品的发展趋势是芯片面积越来越大,集成度越来越高,特征尺寸越来越小,片上系统日益完善。未来10年内,集成电路仍将以硅基CMOS电路为主流工艺,其主要发展趋势是加工细微化,硅片大直径化。

  如今,电子信息技术已经经历了光电子学和电子学,这两个发展的阶段,开始涉足光子学这一新阶段。据有关人士预测,光电子技术将使得本世纪的电子信息技术产生飞跃性的发展。作为能量以及信息载体的光子,衍生出了两门新学科,分别是能量光子学以及信息光子学,这两个学科方向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以及自身特有的规律不断进步发展,进而推动且建立一个在规模以及规模的扩大速度都前所未有之大的,现代的光电子信息产业与光电子交叉学科。

  多业务, 高性能及大容量是目前网络计算的发展方向。随着IP业务的爆炸式的增长趋势,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重点将转向超高速因特网和B—ISDN(综合业务宽带数字网)。第一代因特网单一的数据网络将被融合语音、影响及数据的第二代多用因特网网络所取代,网络传输的成本由于DWDM(分多路密集波复用技术)的采用,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在用户中实现了无线宽带的提供使用以及多媒体的实时通信。在同一网络中,使所有媒体的成份数据实现有效传输,是网络多媒体通信主要的任务。

  通信技术包括卫星、光纤传输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数字微波技术、有线与无线接入技术等。低轨道卫星通信目前已经实用化;光纤传输技术使传输速度每3-4个月翻一番,传递活动画面的通信业务已经实现;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迅速,GSM、CDMA数字移动通信已全面取代模拟移动通信,GPRS(2.5代)走向商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国际标准正在制定;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由准同步数字系列(PDH)全面转向同步数字系列(SDH);宽带接入技术发展迅速,光纤主干网站接入带宽已超过G级,Internet无线接入技术和蓝牙技术日臻成熟;IP电话向电信业务的渗透,使传统电信技术与IP技术融合速度进一步加快,包交换、DWDM光传输、IP选路和Web应用已成为下一代宽带网必须考虑的四大要素,ATM技术将与IP技术相互结合、扬长补短。

  由上文可以看出,随着人类的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电子信息技术也随之产生。在应用的领域上,电子信息技术受到科技水平的制约,就其的发展趋势来说,其进步也必然要依赖着人类科技与社会的进步。所以,要让电子信息技术更好地为人类的社会与生活服务,必须将其技术的应用特点以及发展的趋势好好把握住。

  [1]陈小玲.信息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社会生活[J]. 商业研究,2001,(01) .

  2007年,电子信息全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和宏观调控措施,积极应对技术业务转型升级和宏观政策环境变化的新形势,不断推动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使产业经济运行呈现平稳发展态势,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6万亿元,增长18%;增加值13000亿元,增长18.2%;软件业务收入5800亿元,增长20.8%。产业规模继续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位居领先,销售收入占全国工业的比重为12%,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达5.27%。

  去年进入二季度后,全行业经济效益开始扭转负增长的局面,至12月底实现利税2870亿元。其中实现利润2100亿元,增长12.4%;税收770亿元,增长5.5%;二者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计算机、家用视听设备和电子器件行业效益情况较好,利润增速达20%以上,成为拉动全行业效益增长的主要力量。

  多数重点产品产量保持平稳增长,全年生产手机5.48亿部,增长14%;微型计算机1.21亿台,增长29%;数码相机7493.5万台,增长11.9%;集成电路产量412亿块,增长22.6%;彩色电视机8433万台,增长0.7%。产品产销衔接良好,手机、计算机、彩电等主要产品产销率均达98%以上。全行业产品库存慢于收入增长,增速为17%,比收入增速低了1个百分点。

  全行业对外贸易额达到8047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占全国外贸总额的37%。出口4595亿美元,增长26.2%,增速比全国出口高了0.5个百分点,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7.7%。进口3452亿美元,增长20%,占全国进口总额的比重为36.1%。出口较快的主要是计算机和电子元件行业,二者增速分别比全行业高了2.8和10.8个百分点。

  全行业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646亿元,同比增长27.9%;本年新增固定资产1477亿元,增长9.2%。本年新开工项目2780个,同比增长10.2%;新开工项目的计划投资总额为2303亿元,增长34.9%;新开工项目主要来自电子元器件领域,二者新开工项目超过1300项,占全行业的一半左右。

  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有27569家,其中制造业14601家,软件业12968家。企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全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完成营业收入超过1万亿元,实现利税超过500亿元,出货值增长20%以上,日益成为推动行业平稳运行的中坚力量。

  新品开发稳步增长,全行业新品产值率超过20%,比上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企业研发投入不断提高,全行业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接近4%,其中有11家企业比例已超过6%,海尔、华为等研发投入均超过50元。

  九个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实现收入超过3万亿元,成为引领产业增长的重要地区,并在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产业配套、外贸出口、人才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带动示范效应。40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分别在通信、计算机、家电、集成电路、电子元件、电子器件、电子材料等专业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合计产业规模占全国的1/4以上。

  全年规模以上制造业消耗标准煤1476万吨,每万元增加值消耗标准煤0.164吨,比上年下降1.2%,约等于国民经济和工业平均水平的15%和7%。其中能耗排在前面的小行业分别是电子线吨)、信息化学材料(0.37吨)、光纤光缆(0.36吨)。从能源产品看,电力、原煤、燃料油、柴油占居前四位,分别占全行业能源消耗量的49%、15%、11%、10%。

  全国手机普及率达到41.6%,比上年增加了6.3个百分点;互联网用户达到2.1亿人,比上年增长7000万人以上;城镇居民计算机拥有量达到59.7台/百户,彩电拥有量超过151台/百户,二者分别比上年提高了15%和5%。国家信息化投资占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接近10%,电子政务投入在电信建设投入的比重为12%。企业电子商务不断推进,电子大中型企业电子商务采购、销售额占营业额的比重达40%。

  全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就业人数达到777万人,其中,制造业675万人,软件业102万人;二者合计比上年增加了53万人,占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5%,其中制造业新增就业人数占全国工业的比重为10%。

  2007年,我国主要消费类电子产品价格指数为85.2,降幅较上年增加了0.7个百分点,比全国CPI低19.6个百分点。其中微型计算机价格指数为85,笔记本价格指数80,液晶电视机价格指数78,CRT电视机价格指数为95,手机价格指数85,数码相机80,激光视盘机价格指数96.5,音响价格指数98.5。电子信息产品价格下降平抑了物价上涨的趋势,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下降0.53个百分点。

  2007年,受技术业务升级和宏观环境变化的影响,电子信息产业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新特征,结构转型调整的趋向明显,主要体现为:

  从往年看,电子信息产业的各项指标增速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2007年开始出现不同的格局:

  从工业增加值看,2006年增速比全国工业高了5个百分点,但2007年增速与全国工业相比基本持平。

  从出口看,2006年增幅比全国出口高了8.5个百分点,但2007年增速与全国出口基本持平。

  从效益看,2006年制造业利润增幅比全国工业低了3个百分点,到2007年二者差距扩大,达到15个百分点。

  从投资看,2006年增幅比全国工业高了16个百分点,但2007年增幅却比全国工业低了8个百分点。

  从往年看,三资企业一直是拉动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但2007年内资企业各项指标增速均大大高于三资企业。

  从规模看,三资企业仍占较大份额,比重达到78%,但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内资企业,其收入和增加值增速均为19%,分别比内资企业(24%、25%)低了5和6个百分点。

  从效益看,内资企业利润增长42%,税金增长23%,分别比三资企业(15%、8%)高了27和15个百分点。

  从投资看,内资企业增长38%,比三资企业(21%)高了17个百分点,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增速仅为7%。

  从创新看,内资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6%,比三资企业高了2个百分点以上。

  2007年信息技术转型对产业和市场结构影响特别明显。一方面,基础行业逐步成为拉动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软件、元件、器件行业收入增速分别比全行业高了3、10和3个百分点,但通信设备、家用视听行业却分别低了9和12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整机更换效应尤为明显,高低端市场呈现不同的格局。由于结构升级,主要产品增幅同比均有所下降,手机、集成电路、显示器分别下降44、3和14个百分点;但高端产品增长很快,以宽频、多核为主的笔记本电脑增速高达39%,占微机比重(67%)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平板电视在彩电中的比重(28%)同比增加了10个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