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公司名称: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傲世皇朝注册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电话:15232662500
传真:400-822-5988
邮箱:595588519@qq.com
集团网址:http://www.hnztbl.com/
新闻中心
 
内容详情
浩博-平台注册!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03-08 18:56   

  浩博-平台注册!我国复合材料技术的总体研究水平和产业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为促进我国先进复合材料技术进步,推动我国先进复合材料技术整体研发能力的提升和产业化发展,满足C919客机的发展需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C919大型客机助推我国材料产业发展论文(通用6篇),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早在近半个世纪之前,中国就在为制造一款大型客机而努力。1980年9月,举全国之力建造的大飞机“运10”首飞成功,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多种原因,1986年这架完成多次试飞任务的飞机回到上海后,再也没能继续飞起来。同时期,中美合作的“MD82”客机项目正式实施,希望实现“市场换技术”。但随着美国波音公司对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McDonnell-DouglasCorporation)的兼并,合作项目全部暂停,中国人打造自主大飞机的梦想也就陷入了停滞。1999年,中国推出50座级双发涡桨支线”,该飞机虽然引进了许多国外先进技术,但未能取得美欧的飞行认证,因此其主要用户为我国及津巴布韦、赞比亚、老挝等国家。

  2006年1月,我国将大型飞机项目列为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2008年3月,国务院通过了组建方案,批准成立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商飞公司”)。同年11月,中国航空工业领域瞩目已久的C919大型客机项目启动。来自国内外的近500位专家组成了C919大型客机联合工程队,选出20位飞机设计及材料研究方面的专家组成了大客机专家咨询组,制定出了初步的总体技术方案,完成了该项目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报告,梳理出了第1批需要启动的14项专项技术攻关项目。

  历经7年磨砺,首架C919大型客机于2015年11月2日在中国商飞公司浦东基地厂房内正式下线大型客机的机体大部段对接成功和机载系统安装正式完成,达到了进行地面试验的状态,更标志着C919大客机项目研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下一步首飞奠定了坚实基础。据统计,国内有200多家企业、36所高等院校、数十万产业人员参与了大客机研制,宝钛股份等16家材料生产企业和多家标准件生产企业成为大客机项目的供应商。该客机是我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采用的是单通道窄体布局,与美国的波音757及法国的空客A320相当。其高密度布局174座,全经济舱布局168座,基本型混合级布局158座;最大航程能够达到5500km,不仅能够在国内所有城市之间进行往返飞行,而且可以从北京直飞新加坡。

  按计划,C919大型客机在总装下线后,将要开展航电、飞控、液压等各系统试验,完成后还要进行机载系统集成试验和全机静力试验。C919大型客机计划于2016年上半年首飞,但真正用于航线仍需一段时间。专家预计,首飞之后将需要2~3年的时间在不同极端环境内进行测试,如沙漠、高原、寒冷地区如南北极等,全部测试合格后,C919才会大规模生产。

  截至11月2日,订购C919大型客机国内外用户为21家,总订单数量达到了517架。作为C919的制造商,中国商飞公司预测,其至少可销售2000架以上,以每架5000万美元测算,大飞机产业链产值将过万亿元。尽管距离真正交付尚需时日,但对已提前布局大飞机产业链的多家公司而言,C919的正式下线,标志着万亿级市场空间即将正式开启。

  在2014年举办的航空材料院士论坛上,刘大响院士指出,提高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关键在于发动机结构的创新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材料和制造技术对于先进航空发动机性能、可靠性和推重比提高的贡献率在50%~60%。由于大量采用复合材料,C919机舱内噪音可望降到60dB以下,而国外一些同类型飞机的机舱噪音约为80dB。未来的C919客机与目前运营的同级别飞机相比,飞行阻力要小5%,油耗要低15%以上,其氮氧化合物排放要比国际民航组织规定以及现有飞机的要求低50%。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C919大型客机颇具性价比,该项目将直接带动我国材料产业的大发展。

  铝合金由于具有低密度、强耐蚀性、高比强度、易导热、高塑性、易加工成形和低成本等一系列优点,一直是大飞机机体结构的主要用材。民用大飞机往往会搭乘几百名乘客,为保证乘客的安全,对材料性能的要求非常高,并且对材料稳定性的要求非常高。在这一方面,航空系统有着非常严苛的标准。当今世界各国大飞机结构用铝合金主要是高强度(2024、2224、2324、2424、2524等)和超高强度的7XXX系(7075、7475、7050、7150、7055、7085等)。

  随着首款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我国对航空铝材的需求也随之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C919客机的机体全部由我国自主设计、制造,其中铝合金材料的用量约占材料总量的70%。由于我国先进航空铝合金产品正处于国产化的初期阶段,与国家需求和国际最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现有航空铝材的淬透性、耐蚀性、耐损伤性及均匀性不能满足大飞机要求,需要提高15%~25%。为打造更安全、寿命更长、更加节能降耗的大飞机,我国启动了国家“973计划“——“航空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的基础研究”。该项目致力于通过寻求新的铝合金设计与制备途径,解决高综合性能铝材发展的基础科技难题,满足我国大飞机等重大工程对高淬透性、高耐蚀性、高耐损伤及高均匀性铝合金材料的需求。该项目共设置了6个课题,组织了我国航空铝合金基础研究、制备与应用的“产、学、研、用”完整的创新团队。我国围绕大飞机用金属材料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申请的专利技术达到170多件,其中中南大学申请的专利数量占到50%左右。

  中国铝业是中国商飞公司股东,出资10亿元,占5.26%的股份,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铝材生产商。早在10年前,中国铝业旗下的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资近20亿建设了C919大客机等项目配套的铝合金厚板生产线,用于批量生产机翼、尾翼和壁板。铝合金厚板生产线材料生产线建成后,西南铝业不断增强自主创新建设能力,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己为我国数十项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提供了上千个品种、数十万吨优质铝材,使我国成为继美、日、德、俄之后又一个能够模化生产铝合金厚板规的国家。“九五”计划至今,西南铝业先后承担了近20余项航空材料研制项目,开发了新技术、新产品,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特大型弧形模锻件是航空器的关键部件,这种模锻件的厚度很薄,弧度又很大,生产中很容易变形,因此对模锻工艺的要求非常高。此前由于国外技术封锁,西南铝业一直不能生产。为解决技术难题,西南铝业成立了专业人士组成的攻关小组,通过制作专用工具、更新优化生产工艺等措施,成功解决了一系列难题,生产出了国内最长、最重、投影面积最大的特大型弧形模锻件。一批工业化条件下板材、型材、锻件的新材料、新技术,为首款C919客机提供了30个规格的锻件,有效满足了我国大中型飞机发展的需要。目前西南铝业已实现向C919客机批量供应铝合金锻件,并与中国商飞公司建立了从新材料研发到商业合作全方位的合作关系。

  铝锂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且损伤容限性优良的特点,用它替代常规铝合金材料,能够使构件的密度降低3%,质量减少10%~15%,弹性模量提高约6%,刚度提高15%~20%。鉴于铝锂合金材料具有的优良性能,已在飞机上得到使用或试用,主要用于机身框架、垂直安定面、襟翼翼肋、进气道唇口、整流罩、油箱、舱门等。但是铝锂合金的成分较为复杂,在成分、工艺和性能控制等方面较难掌握,因此美国生产的飞机很少用到这种材料。中航工业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洪都”)承担了C919前机身和中后机身的研制工作。为了将铝锂合金较好地应用在机身上,洪都建设了近20万m2的大部件装配厂房、钣金加工厂房,引进了大型钣金加工设备、数控加工设备和装配生产线台“蒙皮镜像铣”设备。在C919大型客机前机身段的研制过程中,洪都攻克了铝锂合金蒙皮喷丸强化、铝锂合金型材滚弯成形制造、蒙皮镜像铣切加工、铝锂合金型材热压下陷制造、铝锂合金蒙皮喷丸校形等关键技术。在材料性能测试方面,用了将近3年的时间对2500件试验件进行测试,完成了稳定工艺条件下20批次的材料性能数据测试,同时围绕材料疲劳额定值(DFR)数据体系建立,开展了不同加工制造状态的典型结构细节DFR疲劳试验,共3000余件试验件。2014年5月,洪都首次采用第3代铝锂合金材料制造的C919大型客机前机身大部段顺利下线。该部段包括了前段客舱、前货舱和再循环风扇舱,包含1600多项零件,涉及到了近2000项工装。这也是国内民机上首次在机身上采用铝锂合金材料。

  C919客机除了机身采用铝锂合金外,长桁、地板纵梁、横梁、滑轨等也都采用了铝锂合金。C919使用的第3代铝锂合金材料在机体结构用量达到8.8%,甚至超过了空客A380的用量。因此,C919客机实现了比波音B737、空客A320等同类机型减重5%~10%的战略目标。虽然铝锂合金中的锂元素只占2%(质量分数)左右,但在载荷相同的条件下,比常规铝合金的质量可减少5%以上。常规的高性能铝合金,比如7085、7055等在国外的大飞机上得到了大量应用,这些合金也能够满足航空机体材料强度高、韧性好、抗疲劳、耐腐蚀、耐损伤的要求,但是不如铝锂合金轻。而且,尽管铝锂合金材料价格比常规铝合金材料高很多,但比起复合材料要低得多,所以C919大客机的价格要远远低于波音737等大客机。

  钛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使用温度范围宽(最低使用温度-269℃,最高使用温度600℃)、耐腐蚀、低阻尼、无磁性和可焊等诸多优点,是航空航天飞行器轻量化和提高综合性能的最佳用材,其应用水平是体现飞行器先进程度的一个重要方面。钛合金与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先进复合材料在民用飞机上用量的逐渐增加,也带动了钛合金在民用飞机上的用量不断增加。在飞机上,用钛合金代替钢和镍基合金甚至高强度钢,能够大大减轻飞机的自重,降低飞机的运行成本。例如,用Ti-6A1-4V合金制造的发动机风扇、压气机盘及叶片等,其质量比钢材的可减少30%;用Ti-10V-2Fe-3A1合金制造的零件,比30CrMnSiA钢的可减少40%左右。油耗多少关系到飞机及其发动机服役寿命期的经济性和环保性的优劣,机体结构轻量化和飞机的“低油耗”是目前航空制造领域的竞争焦点之一。为了降低飞机的质量,提升飞机的经济性,C919大型客机广泛采用钛合金材料,用量达到9.3%。

  宝钢股份是大飞机项目负责单位中国商飞公司的股东,出资与持股比例和中国铝业相同。大飞机项目启动后,宝钢进行了相关项目的关键金属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并密切跟踪大飞机相关设计及制造单位的研发需求,不断研发“大飞机”项目所需的板材、型材、连接件、发动机用材等各类关键材料。近年来,宝钢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相继引进了十余台(套)大型真空感应熔炼炉、真空自耗熔炼炉等装备;建成了由500t至1万t多台压机组成的等温模锻生产线t级快锻机的立项工作。目前,宝钢正在建设我国首条大型特种金属暨合金板带生产线,并对热挤压钢管生产线项工程建设完成后,公司将具备大型钛合金结构件、高温合金结构件的冷轧基板生产能力,以及特种钛基、镍基及精密合金管材的生产能力。宝钢以飞机起落架用高强钢、钛合金及大飞机发动机用材等作为重点研发方向,并围绕“大飞机”项目进行了超纯净化冶炼工艺研究、大锭型自耗重熔工艺研究、大尺寸材均质化工艺研究、大尺寸材锻造工艺研究。起落架用材料是大飞机项目所需关键材料,大型飞机具有起降频繁、载质量大等特点,对起落架用材料的抗冲击性、抗疲劳强度、韧塑性等要求苛刻。通过研发人员的不懈努力,成功研制出TC4、TC18、TA15等4大牌号的大型钛合金棒材、等温锻件,并进入产业化生产研究阶段。

  宝钛集团有限公司作为C919大飞机项目的钛合金材料供应商,在中国航空装备领域拥有雄厚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储备,是国内唯一一家通过波音公司、空中客车公司、英国罗尔斯-罗伊斯、欧洲宇航工业协会和美国RMI等多家知名国际巨头质量体系和产品认证的企业。自C919大飞机项目启动以来,宝钛集团已先后承担了国家Ti-3Al-2.5V(TA18)合金管材、β处理的Ti-6Al-4VEIL合金厚板、β处理的Ti-6Al-4V合金型材、TB5合金板材工程化研制四个DK型号用材料研制任务。为支持大飞机建设,宝钛集团投资3.29亿元建设万吨自由锻压机项目。项目主机万吨自由锻压机组引进德国Wepuko(威普克)公司,是采用世界先进水平的多拉杆预应力结构和专利泵控系统技术的下拉式压机,配套德国Glama(格拉马)公司25t操作机,确保了整套机组性能的先进性和稳定性。该机组将成为国际钛行业锻造力最大和世界同级别速度最快的自由锻压机。万吨自由锻压机项目引进设备主机的投产,使宝钛集团钛及钛合金棒材和大型锻件(坯)的锻造装备和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宝钛集团为C919首架机陆续提供了多种规格的钛合金棒材、厚板和薄板材料,而且还正在进行3D打印技术攻关试验来实现航空发动机的一次性成型。

  在国产大飞机的研制中,钛合金的大吨位锻制成型一直以来是制约飞机发展的技术瓶颈。模锻压机主要用于制造航空、航天、核电、石化等领域的高强度钛/铝合金锻件。凡是航空工业强国,都拥有巨型的模锻压机。我国生产的JH7、J10、J11等飞机,其部分钛铝合金框、梁、轴、臂、杆等模锻件尚需要从国外进口。由于缺少巨型模锻压机的支持,航空发动机用燃气轮机的性能长期无法取得突破。为助力中国大飞机早日翱翔蓝天,中国首台40000t大型模锻液压机于2012年3月在西安阎良三角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热试车成功,并顺利锻造出国内首个大型盘类件产品。该模锻液压机采用的是清华大学“钢丝预应力-剖分坎合”技术设计,最大压力能够达到5万t,锻造速度可在0.01~60mm/s之间调控。2013年4月,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8万t级模锻液压机在四川德阳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投入试生产。该压机是当前世界最大的模锻液压机,总高42m,设备总重2.2万t。该模锻液压机为我国制造航空航天领域的高强度钛/铝合金锻件生产奠定了基础。

  西部超导主要从事高端钛合金材料和低温超导材料的研发与制造,是我国航空用钛合金棒丝材的主要研发生产基地,也是目前国际上唯一的铌钛(NbTi)锭棒及线材全流程生产企业。主要提供新型战机(歼20)、大运(运20)、C919大型客机等军品钛材,是前述型号飞机、发动机主要材料供应商之一。为满足C919大飞机用钛材需要,西部超导定增募资10亿元,用于航空用特种钛合金扩能技改项目等。据介绍,在航空用特种钛合金材料扩能技改项目中,拟新建熔炼、快速锻造和连轧等3个生产车间,新增国际先进水平的航空用特种钛合金铸锭、棒材生产设备60余台套。此外,西部超导还募资的2.25亿元将主要用于镍基高温合金项目。镍基高温合金一般用于制作航空、航天发动机的涡轮盘与叶片等结构件,目前国内该类材料均采购自国外。

  钛合金的工艺性能差,切削加工困难,在热加工中,非常容易吸收氢氧氮碳等杂质。还有抗磨性差,生产工艺复杂。对于形状复杂的钛合金构件,加工十分困难,成本也高。钛合金激光成形技术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系列难题,由于采用叠层制造技术,可大大节约原材料用量,加之不需要制造专用的模具,加工费用由原来的相当于材料成本的1~2倍降低到现在的10%。粗略估计,采用激光成型技术加工1t的钛合金复杂结构件,大约需要130万元的成本,而采用传统工艺的成本达到2500万元。通过激光成型复杂结构的钛合金构件,不仅可以节省工时,还可大大提高材料强度。据国家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北工业大学教授黄卫东介绍,激光成型技术不仅“胜任”了国产大型客机C919零件制造的任务,其效果还显著优于传统技术以及厂商的要求。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采用激光成型件加工中央翼缘条(图4),其最大尺寸为3070mm,最大变形量则小于0.8mm,整个力学性能通过飞机厂商的测试,其材料性能、结构性能、零件取样性能、大部段强度全部满足C919飞机设计要求,包括疲劳性能在内的综合性能,也优于传统锻件技术的效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华明教授带领的团队,研究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飞机钛合金大型复杂整体构件激光成形技术”,使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突破飞机钛合金大型主承力结构件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并实现装机工程应用的国家,该项成果荣获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1等奖。该团队不仅打印出飞机钛合金起落架、主承力框等大型关键构件,还为C919样机制造出钛合金主风挡整体窗框,零件成本不足20万美元。

  飞机上使用的复合材料主要是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高、抗疲劳性优良、隐身性好、耐腐蚀等一系列优点。碳纤维比铝还要轻,比钢还要硬,其密度是铁的1/4,强度是铁的10倍,化学组成非常稳定。采用复合材料,可以明显减轻飞机的结构质量,提高飞机的综合性能。空客公司A380客机的碳纤维15%,波音B787客机的复合材料用量达到了50%,机身和机翼部位都使用了复合材料,机体蒙皮结构几乎全是复合材料。最新的空客A350XWB飞机,复合材料的占结构质量的53%。据了解,与美国波音飞机和欧洲空客一样,C919采用大量的先进复合材料,使用量约占C919飞机结构质量的12%。

  我国复合材料技术的总体研究水平和产业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为促进我国先进复合材料技术进步,推动我国先进复合材料技术整体研发能力的提升和产业化发展,满足C919客机的发展需要,我国将江苏航科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型民用客机关键零部件用T800级碳纤维的研发及其产业化项目”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大专项。受到国家扶植的相关项目还有:中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T700/T800级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发、产业化及在航空领域的应用示范项目,江苏恒神纤维材料有限公司千吨级(GQ4522级)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应用验证与产业化项目,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5t高性能碳/碳复合材料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等。

  作为C919大型客机机体结构主要制造商之一,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哈飞”)主要承担机身复合材料部件的制造,负责主起落架舱门工作包、前起落架舱门工作包、翼身整流罩工作包和垂直尾翼工作包(103架起)4个大部件的制造。为贴合C919前起落架舱门的制造要求,哈飞在产品制造工艺上取得了重要突破。该起落架舱门主要为复合材料结构件,门体为预浸布、蜂窝夹层结构,内部装有增强的树脂块镶嵌件。由于飞机在起飞、降落过程中该舱门处于开启状态,要承受很大的风阻和震动,结构设计上强度、载荷要求更高,这是直升机和小型运输机舱门没有的要求。在研制过程中,哈飞研制团队通过多次工艺试验和技术攻关,在制造工艺上依次突破了超厚度(54mm)纸蜂窝预成型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泡沫和蜂窝拼接技术,并且满足了制造规范和适航验证。另外,在现有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飞机装配技术方面,哈飞通过与国外先进企业联合研发,提升了航空复合材料制造工艺及工艺装备的技术水平,尤其是在大尺寸复合材料结构件和垂直尾翼部件的生产中,采用了自动铺带、热隔膜成型、数字化装配生产线等国际先进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的白瑞祥团队发挥理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力学学科优势,承担了C919尾翼、中央复合材料壁板等多个部位的实验项目。自主研发大型复合材料结构,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庞大工程。白瑞祥团队针对大型复合材料构件试验需求,进行了大吨位大尺寸加载系统、承力系统和电测系统的建设,开展了材料级、结构级、部件级三级的大飞机复合材料结构破坏机理研究,并开发数值分析模型和软件,指导、校正实际试验,建立了飞机典型复合材料结构的破坏行为数据库。为保证从复合材料壁板各环节处获得翔实、完备有效的实验数据,及时处理不可测原因导致的意外情况,该团队采取在飞机壁板上对危险考验部位贴大量应变片的采集数据方法。为不忽略每一可靠数据的采集,一个大型壁板就需要采集300~400个通道数据,针对C919客机,一共测试了60多块壁板。

  C919大飞机的机轮刹车系统则涉及碳/碳复合材料及高温合金的生产与制造。碳/碳复合材料是碳纤维及其织物增强的碳基体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强度、高比模量、高导热性、低膨胀系数、摩擦性能好,以及抗热冲击性能好、尺寸稳定性高等优点,是如今在1650℃以上应用的少数备选材料,最高理论温度更高达2600℃[20]。用炭/炭复合材料制造的机轮刹车系统,耐高温,性能好,使用寿命是金属材料的2~4倍,质量只有其1/4,对飞机性能的提升大有好处。为满足C919大飞机的机轮刹车系统需求,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霍尼韦尔公司于2012年联合成立的霍尼韦尔博云航空系统有限公司,专门从事飞机机轮刹车系统的设计、研发、测试、部件制造及系统总装。在公司名誉董事长黄伯云领衔的科研团队的努力下,运用掌握的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精心打造出C919机轮刹车系统,为国产大飞机依靠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中国制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以上可以看出,C919大客机的研制与生产,极大地带动了我国钛合金、铝合金、复合材料等材料的发展,使我国在材料领域获得了很多重要进展,基础设施如大型设备得到了初步完善。但是毕竟我国真正大规模的由国家层面来组织针对大飞机材料的基础研究还只有10年时间,与国外一些发展早的国家相比,在材料基础研究、工程化应用研究和工业化批量生产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研究研人员需紧抓这一历史机遇,努力开发满足C919客机的新材料,加速C919客机的国产化进程。

  另外,C919客机零部件供应则采取全球招标的形式,吸引到了包括CFM公司、联合技术公司、霍尼韦尔公司等一批欧美顶级航空制造企业以及中航工业旗下诸多专业制造公司的加入。但是C919采用的很多零部件,国内还没发展起来,即便国内生产的零部件质量更优,但因为没有认证意识,未通过国际认证,C919也无法使用该产品。这也是我们今后需注意的问题。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变化,低碳经济渐渐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势。建筑材料产业通过对新材料的研究、探索和研发,通过使用建筑原材料来发展绿色建筑,让其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目标,同时也让新材料成为低碳经济背景下建筑领域的支撑产业。因此我国建筑材料产业要抓住绿色建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加强原材料的创新工作,促进低碳经济背景下建筑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自然资源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助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盲目的经济开发和矿物开采对生活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阻碍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脚步。新时代发展的条件下,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和人文观念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绿色低碳经济的重要性以及绿色建筑材料发展的重要意义。[1]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绿色建筑理念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环境的恶化,人们迫切希望能延缓环境的衰退,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应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大力发展低碳绿色建筑。低碳经济条件下的建筑新材料也可以称为生态材料,是一种环保的无污染建筑材料,它们没有放射性,与传统的建筑材料相比,建筑新材料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损伤很小,还能够进行回收利用。低碳经济下的建筑材料从选材到销售都有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清洗和质量安全把控。国家倡导节能减排理念,在该背景下,建筑材料只有进行创新,走绿色、和谐的道路才能进行长远的发展。[2]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发展,是我国建筑行业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引导方向,也是建筑行业在进的经济背景下进行转型的体现。

  在新的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社会需要对建筑材料产业进行结构方面的升级、创新,将建筑材料行业的发展引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建筑行业对绿色、低碳的建筑原材料的需求不断上升,同使得建筑材料行业一面压缩传统建筑材料的加工、生产比例,另一方面要不断扩大绿色建筑材料的拥有比例,促进整个行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行。

  低碳经济大背景下,需要对传统建筑材料的生产工艺进行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化的发展。随着绿色建筑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智能建筑的发展越来越成熟,我国在生产新型建筑材料能力的方面大大提升,建筑材料行业要紧跟时代的脚步,满足建筑工程行业对新型绿色材料的需求,才能扩大绿色材料的生长空间,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许多自然灾害,例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并有逐年严重的发展趋势。在这种严峻的发展情况下,各国人民越来越重视绿色建筑材料产业的研究、发展工作,通过对低碳经济的研究发展,了解绿色材料发展的特性,增强保护环境的理念,促进建筑新型材料的研究、生产和生态保护的三者合一,减少建筑工程材料的消耗对环境造成污染情况的发生,提高绿色材料的利用效率,进行重复利用,使得建筑行业能够实施好低碳发展的战略要求。[3]当前我国绿色、低碳建筑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其中之一是我国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建筑新材料产业的研发工作及其产业化发展,囊括了很大的范围,包括能直接用于生产的绿色建筑材料,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配套原材料的发展。其次是我国生态建筑材料发展的研究工作及建筑新材料产业化发展的困难。

  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低碳建筑新材料的发展不是单独进行的,而是与绿色建筑的发展密切相连的。可以先根据实际的调查情况确定建筑新材的研究目标、方向,使得我国建筑新材料发展的模式初具规模,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新材料的创新性发展。在建筑新材料的未来发展中,要积极引进新型的发展项目,对其进行研究、创新,以实现整个建筑新材料的飞速发展,从而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在进行建筑新材料产业的研发工作时,要注意加强对建筑材料性质的了解,进行很好的组织、领导工作。通过政府组织、建立新材料研究的专家组织,制定合适的研究方向对新型材料进行研究,并确定所研究的绿色低碳材料能够最终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去,让其能够在实际的生活中得到根本的落实,促进低碳建筑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发展。

  对建筑新材料产业的研发标准和研发政策不断地进行完善,制定严格的研发机制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而当今社会,建筑新材料作为新型高技术产出的重要部分,新材料的发展、创新必须以较高的技术水平为基础,所以要通过合理的方式促进新材料产业的研发。[4]同时要高度重视投资者在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通过提高新材料产业化研究水平,促进绿色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绿色低碳的建筑新材料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使得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促进我国绿色建设行业的开拓和发展,对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解决技术创新中的困难,能够更好的促进绿色和谐发展理念的传播,引导建筑材料行业发展的方向。

  [2]屠海令,张世荣,李腾飞.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6(04):90-100.

  [3]贺忠正.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研究[D].导师:宋悦华.大连理工大学,2011.

  [4]陈建勋.中国新材料产业成长与发展研究[D].导师:靖学青.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

  从总体上看,我国化工新材料呈现出较好的市场前景,产品的市场增长率近年来一直维持在10%以上,稍高于同期GDP增长率。某些重要的新材料品种市场增长率甚至超过20%。如果再考虑到普通工业原材料价格、钢铁和有色金属价格上升的趋势,以及市场上以塑代钢观念的强化,化工新材料在工程材料、日用品材料中的替代作用会不断增强,市场空间可望得到更大扩展。由于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市场起步晚、生产技术基础差,以及受体制的制约,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市场成熟的化工新材料产品,尤其是基本产品呈生产能力不足的局面,国内市场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有些产品国内供应缺口甚至超过50%,需要依赖进口来满足。

  (二)企业数量众多,产能普遍较小,生产集中度低,某些产品存在产能过剩危险

  由于市场扩展快,节节攀升的市场需求使化工新材料产业具有较高的利润率,而相对于石油化工项目,化工新材料项目的装置投资规模要小得多,即进入的资金门槛低,因而大量企业争先恐后进入化工新材料基本产品领域,造成除少数产品外,大部分基本产品的生产集中度很低,企业相应的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密集于低端市场,既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又无法提高技术水平,也容易形成恶性竞争。由于许多企业纷纷准备进入,已经进入的企业准备扩大产能,以至于有机硅、环氧树脂等不少化工新材料产品已经存在短期内因盲目投资而出现产能过剩的危险。

  第一梯队,主要由为数不多的外资(包括台资)企业构成。其特点是,产业经验丰富、产业基础完整、装置普遍规模大、技术水平高、销售能力强、产品链较为匹配、战略清晰并运作规范,通常以较高质量的基本产品和改性产品占据着高、中端市场,因而往往是市场领导者,获得较为丰厚的利润。第二梯队,是以中国化工集团公司蓝星集团为代表的国有企业,也有少量中石化集团所属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其特点是,进入市场较早、积累起一定产业经验、产业基础完整、装置有一定规模、有较强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产品链较为完整、运作和管理规范但机制不灵活,多数产品进入中端市场,部分产品还处于低端,所获利润不够稳定,一些企业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传统国有企业弊端的困扰。第三梯队,是数量众多的民营中小型化工企业。其基本特点是,产业基础较弱、装置规模不大、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产品链不完整、经营灵活多变、对市场变化灵敏、行为短期化、进入市场快,少数规模较大、技术基础较强的企业处于基本产品低端市场,多数企业则分布于广泛的、分散的终端产品市场。这一梯队中一些企业投机性很强,利润高时快速进入市场,参与分享高额利润,利润低时立即退出;一些企业在地方政府政策保护下生存,利用低价资源或能源、忽视环保和质量、灵活营销等不规范行为和较低的劳动成本进行低成本价格竞争。值得注意的是,民营企业中也已成长起一些具有一定竞争实力、运作较规范的大中型企业。部分企业通过与第一梯队外资企业合资或组成战略联盟,快速成长的潜力很大。少数大中型民营企业已经开始关注化工新材料基本产品和改性产品中、高端市场,正在实施较大规模的项目投资。

  在化工新材料领域,我国企业虽然在技术水平上进步较快,但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基本产品的总体差距在20—25年左右,有机硅、聚甲醛、PBT树脂等少数产品已经缩小至10年以内。差距既体现在产品层次上,也体现在生产工艺上。从产品上看,多数性能和质量不高,规格品种有限。我国企业往往只能生产满足低、中端应用产品需求的基础材料和基本产品,而市场急需的附加价值高的高端基本产品几乎不能生产,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的特种材料和改性材料也不多。在有机硅产品中,我国企业能够生产的基本产品主要是日用级、玩具级等相对低端的有机硅单体材料、中间体材料和部分改型材料,以及部分电子级材料,能用于手表等精密仪器、汽车配件、医学用途的精密仪器级、汽车级和医药级高端有机硅单体材料、中间体材料至今无法生产。化工新材料世界领先企业道康宁(DC)单单有机硅下游产品就能达到万余种,而我国企业总计还不到3000种。从生产过程上看,由于原料、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企业往往在耗能、耗材、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

  技术上的落后导致我国企业在化工新材料产品分工中往往处于产品链的低端环节。如在聚甲醛行业中,我国企业基本只能生产供应低端市场的基础原料、基本产品和不多几种低端改性材料,主要用于生产纽扣、拉链、儿童玩具、装饰材料、卫生洁具等日用产品和部分电子产品;而杜邦、道康宁等跨国公司则垄断着应用于汽车、手表等产品的高端改性材料市场。其结果是,我国化工新材料企业在耗费了能源和资源,损害了环境后,依然只能处于低附加价值的低端产品市场,无法获得丰厚的利润,很难积累起足够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环保节能投入。据统计,化工产业巨头杜邦公司每年用于研发的费用接近销售额的10%,而我国大多数化工新材料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甚至连销售收入的1%都达不到。这固然与发展阶段产业特征和企业行为方式有关,但积累不足导致无能为力几乎成为我国企业的一种运行常态。

  为打压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国外竞争者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在我国企业没有通过自我研发获得技术突破之前,国外竞争对手通过垄断中国市场获得高额利润,或者限制对中国的出口。一旦我国企业通过研发在某些方面获得实质性技术突破,国外竞争对手又会马上将垄断已被打破的、比较低端的技术和设备转让给我国企业,获得技术转移利润,同时把重点转向较高端的产品。我国企业在引进了国外技术设备后,无论是在产能和成本上,还是在产品质量上,与国外竞争对手仍然有着较大差距。此时,国外竞争对手在中国市场大幅度降低价格倾销,挤压这些新引进设备的公司的生存空间,使之难以积累起自我研发能力,无法通过技术进步取得产品升级,而国外竞争对手得以保持在较高端产品上的领先地位,继续获取高额利润。虽然中国也尝试采取积极的反倾销措施来应对国外竞争对手对中华民族工业的打压,给我国企业赢得宝贵的喘息时间,并且在有机硅、双酚A等很多行业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国外竞争对手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地规避中国的反倾销措施。

  化工新材料产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产品链较长,产品链越向下游延伸越宽广,不同产品之间的依赖程度较高,虽然上下游产品的生产能够分割,但产品之间相互匹配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上游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越高,下游产品的链条就越长,品种就越丰富,所适应的市场面就越宽广。同时,企业在制定产品价格的时候,并不是以单个产品利润最大化为原则,而是以整个产品链利润最大化为原则,通过价格转移,在产品链上上下游产品之间形成相互补贴和同一技术层面产品之间形成交叉补贴来获得和维持竞争优势。然而,我国化工新材料企业的产业组织落后,产品间相互匹配能力较弱。我国化工新材料企业规模普遍过小,无法在企业内部形成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产品匹配和营销网络,因而造成合理产品链的中断。企业之间也由于规模太小、各自为战,无法在产业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套关系和技术转移路径,在产品之间难以形成合理的上下游匹配关系。从企业布局来看,我国化工新材料企业的布局还是较为分散,许多企业既没有靠近原材料供应地,也没有靠近市场。落后的产业组织既增加了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又无法从整条价值链的角度统筹定价,降低了产品的综合利用程度,还难以通过企业间的联盟实现技术转移和面向中高端市场的技术突破。

  目前,国家在对化工新材料的行业管理上还存在漏洞。许多地方政府为获得更多的就业和财政收入,放松对企业的环保节能要求。造成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民营企业将企业放到偏远地区,然后大幅度减少对环保节能的投入。相比之下,国有企业或者非国有上市公司等规范运行的大企业就遵规守法,在环保节能方面的.投入大大高于那些减少环保节能投入的民营企业。其结果是,那些减少环保节能投入或根本不投入的民营企业的产品成本降低,市场竞争力增强,如不加以治理,长期有可能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我国化工新材料企业中,骨干队伍是属于第二梯队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但国有企业在机制上的天然缺陷一时难以弥补,集中体现在对人才的激励问题上,一个普通技术骨干在从国有企业跳槽到民营企业后,工资水平能够增长10倍以上。民营企业进入化工新材料领域,可以采取各种潜规则从国有企业获得研发成果,甚至是成套技术和项目方案。

  一是由过去的单个工厂分散研发转变为集团总部的集中研发。如果在集团内部进行资源整合,建立起多层次的研发体系,对那些能够促进集团发展的关键性技术进行集中攻关,能够大大提高研发效率。二是整合全社会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需要强调的是,在产学研合作中,要真正做到以企业为主体,真正围绕企业提出的市场需求进行研发活动,并且要以市场效果来评价研发成果。

  由于各地区之间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为有针对性的发展某些地区,国家可以在环保节能标准上采用不同的区域政策。但不同地区的节能环保标准必须是公平、透明的。无论是对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都要公平对待,并且要增加执法力度,杜绝逃避监管的现象发生。另外,在行业管理方面国家还应当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一方面,我们要允许国外先进企业“走进来”。国外先进企业为保护自身的技术垄断地位会努力对中国企业进行技术封锁,同时,为在中国市场寻求更大利润,又积极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我们应当抓住这一机遇,鼓励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合作,并在合作中尽可能扩大外方的技术溢出效应。另一方面,要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全世界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资源、人才资源等。

  要改变目前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就必须要发展几个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在发展大企业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围绕大企业搞化工产业群。化工新材料产业的上下游关联性非常强,化工产业群的建立能够大大节约运输成本,同时有利于企业之间的相互匹配,提高整体竞争力。

  国家在化工新材料产业中为保护民族工业而采用的反倾销手段已被证明是成功的,我国在有机硅行业中进行反倾销以后,民族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中国的有机硅行业已经基本具备了与国外竞争的能力。在未来的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中,国家应当继续适当利用反倾销等手段,对民族工业进行保护。

  传统建筑材料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很明显有很多地方已经不能适合人们对建筑品质的需要,这就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在许多高层建筑中,木材竹子等传统建材由于防火抗老化等能力较差,很明显不能适应高层建筑的要求。但是同时竹子等作为地板等室内装饰材料则起到美观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在新的形势下,传统建筑材料应该推陈出新,及时适应新的要求,同时又要保持传统建筑特有的文化底蕴。在新的时代下,创造出自己的价值。赋予其现代气息。

  新型建筑材料在近几年的发展极为迅速,也越来越被建筑施工方所采用。而新型建筑材料按功能和作用可分为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和装饰材料。结构材料主要用于建筑物主体的结构,如梁,柱;结构材料是组成一座完整建筑的基石。功能材料,常见的作用是保温隔热,防水密封吸声隔声等。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功能材料的存在,大大改善了建筑物的功能,使其在新形势下更加适合人们的生活要求。而装饰材料则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使建筑物在满足人们遮风避雨的同时,展现出应有的艺术效果,且能够愉悦居住者的心理。现代常用的建筑材料主要有沥青和防水材料,沥青有地沥青和防水沥青,玻璃和陶瓷制品,此外还有吸声隔热材料以及装饰材料。现在的材料主要特点是轻质,节能,高效能。当然现代材料在给人们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美观的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光污染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玻璃幕墙以其良好品质被大量应用,但是玻璃幕墙产生的光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近几年光污染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例如在一些地方,玻璃幕墙反射的光进入司机的视线,也造成了不少交通事故。

  在新的形势下,由于用地紧张等客观因素,建筑越发向高层建筑方向发展。在施工过程中,如何将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以适应这一趋势,便是一个急需被解决的问题。在现实条件下,传统材料应该发挥其主动性,主动应变以求与现代建筑材料的不足之处相互弥补,相互促进。因此两者不是一方吃掉另外一方的关系。因此人们应当改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味选择新型建筑材料的做法,重视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2010上海世博会就采用了大量的新型纤维材料,这些材料在世博会结束之后都采取了回收利用的措施。同时,在世博会的建设施工中也采用了不少的竹材,将传统的建筑美很好的表现出来,起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向外国友人展现了中国建筑的博大精深。同时这些竹材本身并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可以说这是传统建筑与现代材料应用的一个实例,而起到的效果也是有目共睹。

  现代材料的大量发明与应用,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的便利。我们应该鼓励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断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传统建筑材料带给我们的古典美也是值得我们继承发扬的。我们应该合理的利用两者之间优点,取长补短,将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发挥其更好的作用。同样,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目前两者的局限之处,在以后的过程中女里改变,扬长避短.。力求将传统建筑与现代美结合在一起,发挥出更好效果。

  稀土催化剂作为一种高分子化工材料,成分是以轻稀土为主。在由稀元素构成的材料中,稀土催化剂不仅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国稀土资源比较丰富,但对稀土资源的应用却有所欠缺,对稀土资源的开采也不够重视,这对我国稀土资源的发展极为不利,并导致在高分子化工材料的研发中,稀土催化剂材料不受重视。稀土催化剂作为一种高效的高分子化工材料,其在性能方面具备的优势,让其有了被大量应用的可能。例如,在工业生产中,分子筛稀土催化材料与铈皓固熔体催化材料等由轻稀土构成的高分子化工材料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其所具备的耐高温特点,也让其有了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的可能。

  聚乙烯作为一种高分子化工材料,主要是由乙烯通过加剧反应而产生。聚乙烯材料所具备的价格低、资源充足等特点,也使其在现代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生活中较常使用的塑料袋就是有聚乙烯材料构成。自上个世纪开始,我国对聚乙烯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就极为重视,但研发和应用效果不佳;而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对聚乙烯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聚乙烯作为一种高效地高分子化工材料,与其他材料相比,聚乙烯材料在性能方面具备极大的优势,而这也为聚乙烯材料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机会。目前,聚乙烯材料主要是依靠金属催化剂进行合成,而依据聚乙烯材料合成的合金,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轨道铺设等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我国的科技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高分子化工材料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高分子化工材料在生物医用材料中的应用取得了极好的效果,提高了生物医用材料的可降解性。高分子化工材料被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活性,降低了生物医用材料的价格,从而使得生物医用材料逐渐成为了医院不可缺少的医用资源。

  如今,在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中,尽管高分子化工材料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是对其的应用仍然还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而这也导致我国医用高分子化工材料和国际医用高分子化工材料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国际医用高分子化工材料相比,我国医用高分子化工材料的生产率还有待提高,对医用高分子化工材料的利用率也极低。为了缩短我国医用高分子化工材料与国际医用高分子化工材料之间的差距,相关从业人员应坚持不懈的对医用高分子化工材料进行研究,以便使高分子化工材料的应用价值能够在生物医用材料中得到更充分的体现。此外,对于医用高分子化工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国家应加大扶持力度,逐步提高我国医用高分子化工材料质量标准,以便确保我国生物医学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

  在高分子化工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中,聚乙烯材料是较为热门的高分子化工材料之一。聚乙烯所具备的低廉性、高效性等特点,不仅体现了其在性能方面的优势,也代表其能够被大量的使用。聚乙烯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所需资源少,以及使用需求量的增加,是促使我国对聚乙烯材料进行大力研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生活中,聚乙烯材料主要被应用于一次性用品的制作,是依靠金属催化剂进行合成,应用的范围比较窄,极大的抑制了聚乙烯材料的应用发展。在汽车等合金合成上,聚乙烯材料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这也是聚乙烯发展的目标。

  在信息、新能源等领域,依据稀土资源制成的高分子化工材料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化建设中,由轻稀土组成的分子筛稀土催化材料及铈皓固熔体催化材料等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分子筛稀土催化材料与铈皓固熔体催化材料所具备的耐高温特点,也让其在各个生产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稀土资源组成的稀土催化剂属于高效地高分子化工材料,其在性能方面的优势,也让其有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可能。在工业生产中,稀土催化剂的应用不仅能够满足工业生产对高分子化工材料的需求,也能够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目前,稀土催化剂被广泛的应用于农业、医学等领域。

  在国家发展与城市化建设中,高分子化工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对生活环境的改善极为有利。高分子化工材料所具备的价格低、资源充足等特点,使国家对高分子化工材料的研发和应用越来越重视,为高分子化工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高分子化工材料所具备的应用价值,对促进现代生活各个领域的发展也有很大帮助。

  摘要:节水灌溉是一基现代化的工程式技术,无论是工程节水,还是农艺节水、管理节水都必须建立在节水灌溉材料设备实现产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可以说,这是大规模及节水灌溉必须解决的前提条件之一。通过20多年来的努力,我国在节水灌溉技术研究和工程式实践上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相比之下,支撑产业和相关产业发展缓慢,难以适应目前大规模普及节水灌溉的需要,现状不容乐观。

  不同形式的节水灌溉工程所用设备存在一定的共性,但更多的是特性,故设备往往是围绕各种节水灌溉技术开发和配套的,形成各自的体系。当前市场上需求程材料设备、管道输水工程式材料设备等到。

  我国目前生产的喷灌设备主要是大、中、小、轻型喷灌机、喷灌用水泵、喷灌用地埋管道和地面移动管道、喷头、附属设备等。据统计,截止到1997年底,我国喷灌工程面积已达1900万亩,其中约75%采用轻、小型喷灌机,大中型喷灌机的喷灌面积约占10%,半固定管道式喷灌约占15%左右。

  (1)大型喷灌机。目前我国生产的大型喷灌机主要有DYP-415型电动圆形喷灌机,塔架为10跨,系统长度415m,一个作业点的控制面积为60k平方米。此外还有DPP-400型平移式喷灌机,塔架为10跨,系统长度356m,双侧配置,控制面积120h平方米。

  大型喷灌机的自动化程度和作业效率高、单机控制面积大,亩投资较低(200--400元/亩),适用于要求机械化程度高的规模化农业发展节水灌溉的需要。

  我国的大型喷灌机的开发、研制和生产应用经历了20多年的努力,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也有上千台的设备保有量,但产业发展举步艰难。其原因是方方面面的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不适合国情”的一个原因。大型喷灌机是机电一体化的大型机具,要求较好的产业基础和综合配套能力,从单项技术到集成技术,再到产品需要实现巨大的跨越。我国大型奔灌机产品的主要差距是能耗高,抗风性能差,整机重量大,专用零部件配套能力不足,防锈蚀工艺落后、系列短等。这些差距大多集中在产业化开发的五一节上,并非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技术与经济、企业与市场相互影响的结果。

  据悉,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已实现了对上述大型喷灌机生产企业的控股,并确定在开拓大型喷灌机市场的同时,进行大型喷灌机的产业开发,形成2500台的年生产能力,可为每年发展200万亩大田作物的节水灌溉工程式提供优质产品。

  (2)卷盘式喷灌机。我国目前批量秤的卷盘式喷灌机有JP40、JP50、JP65、JP75和JP90系列产品,其有较大提高,1998年下半年投放市场后,已销售300多台,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为发展产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卷盘式喷灌机因结构的限制,供水管道和水涡轮上的水头损失较大,单喷头配置时入机压力较高,能耗偏大。但该机型机动性好,适应性强,对于补充灌溉单机的JP75型卷盘式喷灌机有效喷洒长度为300m,有效喷洒幅度50~60m,喷洒流量18--27立方米/h,单机控制面积达250亩,亩投资300元左右。

  卷盘式喷灌机曾于1980年由原机械工业部立项并组织研制,但由于技术上的明显差距等原因,至1997年并未形成批量生产。该类产品的主要差距是PE管、大型喷头等到关键部件技术不过关,产品制造工艺落后,机具笨重等。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下属七州集团以仿制的大大缩短了设计、试制的周期。七州集团通过更新产品积极性,形成良性特环。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已确定了卷盘式喷灌机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改造方向,计划1999年达到1000台的年生产供应能力,并组织大型喷头的技术攻关和PE供水管的协作攻关,完善生产制造的工艺装备和检测手段,力争尽快形成规模生产,进口设备。

  (3)轻、小型喷灌机。轻、小型喷灌机使用最多的为手抬式和手推式的机组,是当前我国喷灌机具的主力军。我国轻、小型喷灌机已形成相当规模的生产能力,其中年生产能力在万台以上的生产企业有萧山水泵总厂、新昌喷灌机厂、金坛喷灌机厂、新郑喷灌机厂、太原喷灌公司等十余家,其中萧山水泵总厂的年生产能力已达10万台。估计仅这些已具有规模的企业的年生产能力就可达30万台。

  轻、小型喷灌机组机动灵活,使用方便,亩投资低,适合我国当前的农村经济体制和农业经营规模,这是它应用广泛的主要原因。但是,这种机型的生产制造分散,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参差不齐,一些企业虽小,但包括机、泵、秋、头,它的质量实际上反映了我国喷灌设备的总体水平。1991年原机电部进行的喷灌行业产品质量评比表明,产品总的合格率仅为57%,这种质量状况实际上也代表了轻、小型喷灌机的质量状况。造成质量不稳的原因:一是企业质量管理不善,缺乏长远考虑,没有真正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线的发展战略;二是技术上、装备上没有形成专业化生产的格局,生产工艺落后,缺少专用加工设备,缺少必要的检测手段。

  我国目前生产的喷灌专用水泵主要是1982年农机部下达任务研制的50BPZ、65BPZ、80BPZ等8种型号的自吸泵和65BP、80BP两种型号的非自吸泵,以及这些专用水泵的变型泵。喷灌专用水泵多是与轻、小型喷灌贡配套使用,基本上由喷灌机生产企业组织生产制造,其中金坛喷灌机厂的年生产能力已达8万台。

  从1991年行业质量评比情况看,喷灌专用水泵的产品性能指标有40%~45%优于当时国内生产的一般农用水泵。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也有所提高,如萧山水泵总厂的铸件成品率到1994年已提高到86%。但从整体上看仍存在工艺落后,质量不稳的问题,还没有形成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

  除喷灌专用水泵外,喷灌工程还广泛使用QJ系列井用潜水电泵等通用水泵,这类产品供应充分,市场竞争激烈。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些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能力的企业,如泰丰潜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是明显的,突出反映在铸造水平上。

  (1)地埋固定管道。我国喷灌工程的地埋固定管道一般命名使用硬质聚氯乙烯管、改性聚丙烯管、钢丝网水泥管、钢筋混凝土管、铸铁管等,这些管材均可满足喷灌工程的技术要求。其中范围限,塑料管供货充足,管件配套齐全,施工安装方便,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生产的规模优势难以形成市场优势。

  管道式喷灌工程中的管道投资占材料设备费的70%~80%,降低管材的费用一直是发展喷灌的关键所在。一个发展提高管道的利用率,例如发展机组式喷灌,移动管道式喷灌,另一个发展方向是开发复合型管材,充分发挥不同材质的机械性能,如钢丝网水泥管。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基于树脂的复合型管材倍受人们的关注。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新近组建的颈硕新型管材公司最近开发了加筋PE塑料管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装备。这种管材具有耐压能力高、重量轻、耐腐蚀、水力性能好、价格低等优点。与1.0MPa级的管材比较,新管材的成本仅为一般PvC管的50%~65%,是其理想的替代产品。

  (2)地面移动管道。我国地面移动管道主要使用带有快速接头的薄壁铝合金管和塑料软管。其中的薄壁铝管的生产工艺经历了冷拔、焊接、挤压三个阶段,已达到铝材生产的先进水平。挤村铝合金管较冷拔管的成品率高得多,而机械性能又优于焊接管。太原铝厂自80年代初期开始生产冷拔铝管,1986年又从奥地利引进铝焊接管生产线年改产挤压铝管。挤压铝合金管的生产工艺较为简单,一般的铝加工企业,只要有600t以上的挤压机即可生产,如河北省肃宁县铝材厂原生产建筑门窗铝材,1997年开始秤喷灌铝合金管,年生产能力达5000t。

  移动铝管除管除外,还要配上快速接头,才能成为移动管道。快速接头及其他附件一般是由喷灌机厂生产并成套供应移动管道式喷灌系统,职太原市喷灌集团公司生产的TPL型喷灌管道系列,规格从φ50到φ102,配套完整,年生产能力可供发展100万亩喷灌的需要。

  地面移动管道中的塑料软管,我国也有足够的生产能力,如金坛喷灌机厂的维塑管年生产能力达100万m,泰州市喷灌机厂的涂塑软管年生产能力达200万m。

  由于市场不规范,优质难以优价,不具备条件的小厂生产的移动管道质量难以保证。

  目前我国生产和使用最多的是PY1、PY2铝合金摇臂式喷头以及PYS塑料喷头,凡生产喷灌机的企业几乎都生产喷头。我国喷头的生产能力充足,但产品档次不高,使用寿命短,品种单调。1987年投放市场的ZY系列喷头和最近投放市场的DY系列喷头引进国外生产线,以锌基合金和铜为主要材料制造,性能好,但价格较贵。在PYS塑料喷头基础上开发研制的PYS2系列喷头主要部件采用耐磨防腐金属镶嵌新工艺,提高了产品性能使用寿命,其性能价格比利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我国在大型喷头的开发制造上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致使卷盘式喷灌机整机性能不佳,不得不依靠进口喷头配套。

  我国目前生产的微灌设备主要有过滤器、施肥器等首部枢纽设备、管材和连接件、滴灌管(带)、微喷头、渗灌管等。

  目前我国批量生产的首部枢纽设备主要有北京通捷机电设备公司的离心过滤器、砂石过滤器、叠片过滤器、网式过滤器、施肥装置,山东莱芜塑料总厂的全塑网式过滤器和施肥罐,生产首部枢纽设备的企业还有河北龙达灌溉设备有限公司、燕山滴灌技术开发研究所等。目前生产的过滤器如适当组合,基本上可以满足不同灌溉水质的过滤要求。另据了解,通捷机电设备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的增加,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品种规模,目前技术改造,计划到2000年达到年生产4000台过滤器,2000台施肥设备的能力,口径从φ25~φ150,单台(套)过滤能力3~120立方米/h,过滤精度达到250目,可满足年发展10万亩微灌工程的配套需要。

  微灌首部过滤设备是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今后应进一步增加品种,开发新过滤材料(如特殊发泡材料等),形成规模化的专业生产,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应该说影响微灌首部枢纽正常工作的主要因素,并不完全是目前的产品规格和质量,设计上对过滤重视不够,施工中没有严格遵循操作规程,使用中缺乏必要的维护保养往往是造成微灌系统堵塞的主要原因。

  水肥同步精确供给被以色列专家认为是微灌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我国目前的施肥及配套设备在性能、操作性、配套性等方面尚有不小的差距,形式比较单一,使用中的问题也不少。今后应加大产品开发的力度,对生产应用也应加强示范和指导。

  微灌用管材大多是低密度聚乙烯管(LDPE),规格从4~80mm,市场货源充足。LDPE管材加工简单,利润率不高,技术条件好的企业不愿加工生产,小企业加工的管材质量不稳。联接件的问题则更大,为追求价廉和方便,施工中往往采用内插式的管接头,降低了联接处管材的耐压能力,管材本身也极易变形,造成漏水。

  在目前的情况下,只能提请用户尽量选择正规企业的定型产品,特别应注意联接件的形式与质量。

  滴灌灌水器的发展趋势是灌水器与毛管一体化的滴灌管(带),我国目前批量生产的滴灌管有内镶式滴灌管、管上补偿式滴灌管、迷宫式滴灌带、双上孔滴灌带、普通滴灌带等。配套完整,使用较好的是绿源塑料联合公司生产的“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产品内镶式滴灌管,目前已形成为每年发展10万亩滴灌工程配套的生产能力。除滴灌管外,微管式滴头、大流量滴头、补偿式滴头等也有生产和应用。

  微喷头的种类很多,我国早期多生产和应用折射式喷头和缝隙式喷头虽早有产品,但质量尚不能符合SL67-94的要求,目前国内不少商家代理国外的这类产品。

  渗灌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到90年代初为止并没有形成产业,更没有产品面市。后随着国外渗灌管进入我国,人们才开始考虑现代渗灌的概念,我国有几个橡塑企业已着手开发不同材质的渗灌管。国内外对于渗灌技术素有不同的评价,笔者去法国考察时也向原来生产渗灌管的企业了解有关情况,得到的回答是“转入地下的意义不大,目前已不生产”。笔者认为渗灌确有其自身的特点,就技术而言应该占有一席之地,问题是合格的渗灌管的技术含量绝不在第五代滴灌管这下,国内产品和部分国外产品都还不含量。中国灌溉排水技术开发培训中心对国内外渗灌管的测试结果证实了上述认识。渗灌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与滴灌一样必须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这也是发展渗灌必须面对的问题。

  微灌设备的技术含量高于其他节水灌溉设备,高的技术会计师集中在灌水器上。这是因为微灌设备均是微量出流,流道细小,加工技术要求高;另外微灌属精确灌溉,对灌水器的性能要求也高。就总体而言,我国生产的微灌灌水器与国外先进产品相比,在品种、规模、性能、质量、耐久性等方面均有明显差距。降低微灌材料设备的价格无疑有利于大面积推广微灌,但低价格不应以牺牲产品性能和质量为代价。据悉,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正在开发经济型内镶式滴灌管,它是通过减薄壁厚(由目前的0.6~0.8mm减至0.2~0.4mm),增加科技含量,实现降低成本的,这种思路值得提倡。

  实现精确灌溉自动控制设备是必不可少的,这类设备我国虽有研制,但并没有形成产品,今后应引导这方面的工作,以提高我国设备的配套能力和总体水平。

  膜料防渗具有防渗性能好,适应变形能力强、施工简便、造价低等优点,应用广泛,我国在60年代中期已将膜料用于渠道防渗,但当时没有专用的防渗膜料。目前我国生产的防渗膜料在抗穿刺、抗老化、增加与土的磨擦系数方面均有改进,特别是近几年生产的宽幅高密度线性低密度以及高充填合金聚乙烯膜料,其抗拉、抗撕裂性能均有大幅度提高。还开发出一布一膜、二布一膜等复合型土工膜料,但价格稍高。例如泰山塑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防渗膜料幅宽3~10cm,厚度0.1~1.5mm,年生产土工膜料的能力达到500万平方米。膜料防渗前景广阔,今后应加强跨行业合作,进一步开发新型膜料,以适应渠道防渗因条件不同而提出的不同要求。

  U型防渗渠道施工机械的生产制造和应用已有一定的规模,保证了U形防渗渠道的大面积推广。目前生产的成套设备包括KU系列基槽开挖机、D系列小型U形渠道浇筑机、QJ系列可变断面(U形、矩形、梯形)混凝土渠道浇筑机等等。山东省高密市亚盛大水利机械厂开发的LZY系列混凝土构件成型机和WS型全自动砌块成型机,以普通材料拌合的干硬性混凝土,快速成型生产各种断面的混凝土防渗砌块,实现了工厂化批量生产,提高了衬砌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从产业化发展渠道防渗的角度看,中、小型渠道的混凝土防渗衬砌应选择“标准化设计、工厂化预制、现场装配”的方向。

  “七五”期间原国家科委和水利部针对井灌区节水的需要组织了低压管道输水技术的攻关研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生产和应用的管材主要有薄壁PVC管、双壁波纹管、素混凝土预制管以及现浇管等。其中薄壁PVC管的生产已广泛扩散,产品供应充分,但质量参差不齐。有一些地区出现了生产并使用再生塑料管的极不规范的作法,产生的后果不难想象,规范低压管材的市场已成为当务之急。双壁波纹管的公称压力有0.2MPa和0.4MPa两档次,作为井灌区输水之用,耐压能力无法充分发挥,而价格又嫌太贵,作为喷灌之用,耐压能力尚不够,因此目前在节水灌溉中应用不多,有些生产企业的加工设备已停机。今后随着渠灌区大规模管道输水技术的应用,双壁波纹管当有一席之地。素混凝土预制管的主要生产技术在于制管机的开发,目前小批量生产的制机技术上已有很大改进,预制管的生产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混凝土管不便长距离运输、生产的技术含量又不高,难以形成大规模生产的格局,基本上是就地使用就地生产。混凝土现场浇注成形技术,在大口径管道制造上有明显优势,在小口径管道制造上优势不明显,而且管道质量也难以保证,但在低压管道输出水技术发展初期,因价格便宜,种类现浇管道曾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出水口是井灌区农民从低压管道输水系统向地里放水的装置,因技术含量不高,产品定位偏低,尚不具备大批量产业化生产的条件,目前大多由县水利局或乡水管站结合自身建设节水灌溉工程的需要,自行组织加工或委托加工。

  闸管系统是低压管道输水工程的田间配套设施,国外有硬闸管和软闸管两类产品。目前软闸管系统已通过“94.8”项目,引进国外技术在国内组织试生产,希望能对完善低压管道输水系统发挥作用。

  管道输水是提高输水效率,合理利用自然水头,减少占地、减少水体被污染的有效措施,在国外普遍应用(有管道化的提法),而且配套完整,相关产业也很发达。我国低压管道输水技术是在80年代初节水灌溉任务紧迫,但投入又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在井灌区发展起来的,因此,技术定位偏低,系统定位靠下,难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反过来也制约了管道输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今后随着水资源统一管理,灌区供水多元化的实现,管道输水技术及相关产业应有一个大的发展。

  节水灌溉材料设备来源于生产它们的企业,企业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品的状况。

  据对46家节水灌溉专用材料设备生产企业的表明,固定资产没有超过亿元的,年产值达到亿元的仅3家,一般均为几千万元,少的为几百万元。实际上不少企业的产品中节水灌溉专用材料设备仅占一部分或少部分。生产规模小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也严重制约了节水灌溉材料设备产品的更新和质量的提高。

  我国的节水灌溉专用材料设备生产企业不少是在原有生产领域的基础上,部分转产节水灌溉材料设备的,故绝大多数不是专业厂,产品结构复杂,关联性不强。这种状况决定了生产组织形式是以通用设备、普通工艺实现的小批量生产,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生产成本难降低。

  走进节水灌溉生产企业,往往看到的是70年代、60年代、甚至50年代的生产设备,这些设备有的是当年建厂时的设备,有有是从大企业淘汰设备中低价转让来的,生产技术装备的落后也往往决定了生产工艺的落后。

  在现代工业中,小而分散的加工生产并不一定意味着落后,关键是要有龙头企业发挥主机厂的作用,小企业应围绕龙头企业进行专业化生产。近期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收购江苏七州集团,控股中冠灌溉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应该说是我国节水灌溉材料设备生产企业向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改组迈出的第一步。

  节水灌溉所需材料设备涉及的范围很大,有不少是通用的建筑材料和机电设备,也有一定的专用材料设备,其发展方向主要取向于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本文在节水灌溉材料设备现状综述中已对各主要设备的改进方向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不再赘述,现仅就其共性的东西补充几点意见。

  随着各项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的开发和应用,节水灌溉材料设备市场需求多元化的趋势明显,这不仅表现在产品的种类上,而且表现在同类产品的不同档次上。这种状况同我国地域广阔,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差异大有关。以往评价哪类地区应采用哪种节水灌溉技术时,往往并不太区分经济因素的作用,甚至将经济因素的作用看成是一种特例。如在80年代对北京推广半固定式喷灌的意义颇有分歧,而今天人们考虑的则是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半固定式喷灌溉今后的替代方式是什么?节水灌溉技术的多元化需求为材料设备产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建议主管部门对我国节水灌溉材料设备需求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组织调查分析和预测,加强对相关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

  一项节水灌溉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是重要的制约因素。我国节水灌溉是在国民经济不发展的条件下起步的,“小花钱、多办事”有时成了唯一的准则。我国不少节水灌溉工程是提前报废的,原因很多,但片面追求低成本发展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在材料设备方面,不能以牺牲必要的性能和质量为代价来换取低成本。据悉,劲硕新型管材公司正在开发加筋PE塑料管,通过两种材料的复合使新材料在性能价格比上有明显提高。工艺难度大了,但材料消耗降低了,这种通过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性能,降低产品成本的思路是可取的。

  我国节水灌溉材料设备生产企业的不少产品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全国联合设计的成果,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单纯依靠国家的科技投入已远远不够,企业应主动与科研单位联姻,并成为投入的主要承担者和成果的所有者。国家科技部已决定启动农业高效用水科技产业示范工程,并组建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的都是为了推动节水灌溉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技术经济一体化。我国的企业既要抓住当前节水灌溉市场发展的契机,也要抓住国家推动技术经济一体化的契机,实现产业的发展。

  针对我国节水灌溉材料设备生产企业小而分散的格局,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和质量认证机制极为重要。目前的市场不规范,不公平竞争造成低劣产品充斥市场,优质不能优价,用户身受其害,正规企业也身受其害。在要求生产企业通过加强行业管理(据悉中国水利企协灌排设备分会已经组建),严格自律的同时,主管部门应健全有关的质量认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