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公司名称: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傲世皇朝注册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电话:15232662500
传真:400-822-5988
邮箱:595588519@qq.com
集团网址:http://www.hnztbl.com/
新闻中心
 
内容详情
华美娱乐主管-登录首页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02-14 01:27   

  华美娱乐主管-登录首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经过了社会物质快速发展阶段,到了2000年之后,部分发达地区的服务需求才显现得急迫起来。低成本、廉价劳动力、高能耗、高污染、以简单的差异化为目形成的低附加值产品已经不再成为制造业大国的竞争利器,创新创造成为大趋势,随之而来的是新型创造产品呼之欲出。数字交互产品是带有数字性质和交互性质的产品。它是无形的依附于人造物载体的、与人和生活环境一起构建成的一个互动智能系统。产品有限,服务无限。新的理念如何帮助省内相关企业或公司建立其数字交互产品设计策略是《数字化艺术生产――数字交互产品设计策略》课题组的研究目的。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课题组从2011年起,共访问省内数字交互产品相关企业或公司33家。其中国营企业6家,民营企业24家,外伤独资企业2家,中外合资企业1家。所在企业主要产品为内销型的有6家,主要产品为外销型的有3家,以内销型为主、外销型为辅的企业有9家,以外销型为主、内销型为辅的企业有6家,以政府采购等客户定制型产品为主的企业有9家。受访企业或公司主要研发的数字交互产品类型为:网站运营与维护,手机、PAD等移动端应用软件开发。访问统计情况见图1。

  就受访企业而言,需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开发的产品才能获得市场成功。成功因素见图2所示。

  首先,就产品本身而言,“所开发的产品功能能否满足市场需求”、“产品性价比要好”、“产品质量好、具有实用性”、“产品操作简单”、“产品规划和方向明确、市场定位要明确”、“和同类产品要有差异”是受访企业或公司认为获得市场成功的关键。另外,“产品需有识别度高的品牌”、“产品具有独创性”也是部分企业或公司在数字交互产品开发过程中较为关注的方面。

  其次,几乎所有受访企业认为进行数字交互产品开发,“需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为其提供合适的产品选择”。

  第三,就数字交互产品设计本身而言,设计是否“具有艺术表现力”以及“有一定的创意”是受访企业或公司追求的设计目标。除此之外,“产品使用更加人性化”、“设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设计环保”、“具有一定的体验性”是部分受访企业或公司设计的要点。

  第四,大多受访企业或公司认为,“内部管理水平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数字交互)产品的开发”。“设计部门能否了解并满足其他部门的需求”、“(数字交互)产品研发主管是否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管理是否“人性化”都是影响“完美团队炼成”、“缩短开发周期”,从而获得优良的产品开发结果、取得市场成功的关键。

  除此之外,“有力的技术支持”、“了解相关政策”、“与其他机构进行合作”也是部分受访企业或公司认为获得市场成功的因素。因此成功的因素中新产品获得消费者认可并购买是主要的因素。

  就45%的受访企业而言,数字交互产品在开发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来自于设计本身。其次为市场、技术及用户方面的问题。最主要的设计问题是“与同类产品拉不开差距”,其次为“在产品设计原理上很难有突破和颠覆性的创意”、以及“受限于成本因素”。此外“产品定位不准”、“缺乏创新性的集成与优化”、“具体设计细节把握不好”、“交互体验考虑不够”、“品牌”、“质量”、“环保”等方面“考虑不周”也是受访企业或公司提及的问题点。就市场方面的因素而言,“不能够明确把握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变化快、不易掌握”是受访企业认为是需要加强探究的问题。在技术方面,“领先的技术无法通过产品成为销售卖点”、“技术储备不够”、“后期维护跟不上”、“硬件发展速度是较大的局限”都是制约受访企业或公司进行数字交互产品加快开发步伐的问题。在用户方面,“用户的反馈未能时刻关注”、“缺乏和消费者面对面的沟通”亦是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问题所在如图3所示,可见设计环节是开发新品最大的问题。

  就数字交互产品设计开发的流程来讲,有将近半数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加上“不太了解”的受访者人数约占总受访者人数的67&。只有15%的受访者“很了解”,能清晰、准确地说出数字交互产品设计的开发流程。还有18&的受访者“较为了解”,可以说出一半左右的开发流程。认知程度如图4所示。因此对开发流程不了解或一知半解的占了大多数,这 也是个因为知识缺失导致开发成功率下降的问题。

  针对开发流程中重要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有28%的受访者表示“确定消费者需求”及相关方法是较为重要的方面,20%的受访者认为“数字交互产品的定位非常重要,不仅包括产品的市场定位,还包括产品的推广定位、生产定位等”。有36%的受访者将开发的焦点置于技术层面的因素,如“编写程序、进行稳定性测试、解决技术难点”。此外,有12%的受访者认为在开发过程中,应“从趋势中挖掘设计亮点”。值得注意的是,4%的受访者表现出对于环境关注,认为整个开发流程应“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改进意见情况如图5所示,可见确定消费者需求是主要的改进方向。

  在谈到行业发展的问题时,由于各个受访者有着不同的职业和文化背景,故关注的问题各有千秋。总的说来,20%的受访者表示“建立高效智能的软件产品”是未来行业发展的方向之一,要有“不仅仅是在使用流程上更加人性化,在应用技术方面通过手势控制、语音控制等手段打破现有基于触摸技术的视觉化方案”。因此,12%的受访者表示未来所在行业会在“技术上增加广度和深度的积累”。例如:“与科研型大学合作(如南京大学),将其实验室中在研的新技术第一时间应用到产品开发之中,实现无缝对接。”再如,“通过政府渠道,与国外先进技术拥有者进行合作开发”等。此外,12%的受访者表示“与移动互联网紧密结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特别是“移动端将大幅地替代PC端成为人们生活的中心”这一看法在本研究进行的三年之中,确实已经成为了社会现实。此外,“参与政府信息化建设”、“政府出面规划发展战略”反应出受访者对于政府层面介入数字交互行业发展的认可及期望。见图6所示,建立高效智能的软件产品是一个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请受访者列举本行业的数字技术名称时,笔者发现,大部分受访者能列举出3-4个数字交互技术名称,这说明该行业从业者(本次访谈主要以产品开发人员为主)的知识储备还不够全面,急需进行各个方面的专业技术培训。这一点通过企业或公司本身、社会培训中心等知识培训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政府相关部门介入,联合企业、公司、社会培训中心及院校科研单位从上而下进行垂直化的、系统的最新知识及技术培训,才能实现技术人员持续性的、全面的技术知识提升。图7反映了受访者的专业技术名称知识程度。

  对于用户的看法,大多数受访者都表示是“较为重要”、“重要”及“非常重要”的。此处受访者将用户默认为是终端用户,和学术界对于用户的定义有所不一,实为用户的狭义解释。但仍有12%的受访者认为用户需求“不重要”,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受访者所在行业并非都是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的,故终端用户的需求对数字交互产品的开发并无多大影响。二是由于公司规模小,现阶段数字交互产品的开发目标只是满足采购商的需求,而并非是终端用户的需求。对于用户的重要性认知见图8所示,非常重要和重要的见地占了73&。随着公司的发展,在日后进行自主研发的时候,还是会以用户需求为开发重点的。

  最后,就大多数受访者而言,服务经济仍是个新名词。仅有15%的受访者很了解服务经济,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从下图9可见受访者对于服务经济的认知。

  虽然不了解的数字占到46&,但大多数受访者并不排斥将服务设计作为开发的方向及内容,并且欣然接受服务经济已经到来的大趋势,接受必须将服务经济观念融入数字交互产品设计之中的新理念。这是因为数字交互产品就其本身而言,就是提供以硬件为载体的各种数字交互服务内容的新产品,只有不断创新服务理念,不断创新产品,才能满足高速发展中的社会各类用户的需求。图10反映了受访者接受服务理念的情况。

  以用户为中心是指以用户的需求为最大的依据来设计开发产品,并从用户的满足之中获取利益。也就是说将用户在使用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并享用服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感受及体验作为产品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同时作为商业价值实现的目标。其实这个理念非常简单:最好的设计产品和服务源于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也是一种吸引人的、高效的用户体验的方法。在开发产品的每一个步骤中,都要把用户需求列入考虑范围。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前提是设计师应该积极与终端用户交流,熟知用户的需求,以此推动设计的进展,并贯彻到整个设计过程。以用户为中心的重点是研究“产品是如何与外界发生联系并发挥作用的”,即物品与人之间的互动是如何产生的,人是如何发现、接触、使用、评价物品从而购买所珍爱的物品得。因此在开发流程上要摆脱传统观念,需要将一个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引入开发流程,通过观察、访谈、讨论、归纳、原型制作及环境、社会因素的综合评估等步骤完成一个数字交互产品的开发设计。需强调的是,传统产品设计是以产品的功能为设计的中心,以服务为导向的数字交互产品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这不仅包括物质的产品和非物质的服务设计,还包括使用产品及服务的过程,即整个系统的设计。此时,要求开发者们着重研究使用者的生活形态,提出能满足其需求的体验内容,注意对使用者心理、生理、行为和文化认知等方面的考虑及分析。例如:“悦听”――全感应式盲人读物是基于盲人这一特殊用户需求而设计的书。“悦听”全感应式盲人读物产品主要为盲人这一特殊人群去享受阅读的美好过程,通过射频识别技术与多媒体交互设计的结合应用,使盲人不在只是通过手指去触摸冰冷的盲文书本,而是一本听觉与触觉完美结合的交互式阅读体验。

  以服务为导向的数字交互产品设计是一个系统的设计解决方案,包括服务模式、商业模式、产品平台和交互界面的一体化设计。在这里服务将融入不同的界面、网页、APP等不同种类的数字交互产品之中,因此应作为开发的中心及重点来看待。以“制造”为主体的众多省内中小企业,由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诸多因素不占优势,往往会采取“短频快”的做法,即市面上有什么产品好卖,立即进行仿制,赚快钱。并且相比硬件产品而言,数字交互产品的开发周期更快。这种做法不仅使得国内市场同质化产品泛滥周期更短,也带来了中小企业由于漫无目的开发后竞争激烈而难以为继的后果。究其原因是缺乏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个核心竞争力从欧美企业成功经验来看,不是产品,而是服务。

  如图12―“亲宝”家庭服务机器人是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与科沃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产学研产品,工业设计学院主要为此款产品重新设计了交互界面。“亲宝”是一款家庭服务智能机器人,它运用物联网技术以“亲宝”为管理平台通过智能手机及外设实现智能家居的远程控制与管理,使消费者回到家就能即刻体验舒适的家居环境。“亲宝”功能有智能家居管理,远程控制家电开关,短信提醒烟雾异常及陌生人闯入报警以及连接云服务器播放音乐、天气及新闻娱乐等功能,为消费者提供了新的消费体验,实现通过个人手机端实时视频远程互动,在保障家居安全的同时拉近了与家人的距离,“亲宝”上市以来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实现了全新的智慧生活体验。

  随着技术的发展,整合化的软硬件产品新品辈出,数字交互产品将从关注产品的外观造型和虚拟软件界面设计,转向硬件与虚拟软件的一体化整合系统设计。软件界面将逐渐扩大,甚至成为产品本身。硬件随着材料科技的进步与发展,逐渐向新材料、多通道界面及微型化发展,软硬件一体化的整合将更加紧密融合。

  高度的交互智能化数字交互产品的交互智能化将更优越,能够使用户跨越更多不同环境,以简单、自然地方式处理信息、轻松地使用各种功能与服务。例如智能化的数字交互产品的外观、功能或者界面信息随着用户的交互而进行自适应调整,通过对用户的行为分析,判断用户的意图并作出合适准确的反应,从而最大化的实现产品应用功能,高效而又便利的提高用户的工作与生活质量。

  与传统的数字交互产品相比,未来的数字交互产品将更强调交互方式的自然性,自然性的交互体验感适应于用户的习惯与感知空间,实现现实与环境的良好交互。这些研发项目的核心就在于如何突破并转向以人们最自然地方式,例如语言、文字等来和各种用户终端进行逻辑语义层的智能沟通,给用户的信息交流带来更加的便捷性。数字交互产品作为服务经济时代的体验设计热点,必然成为一大经济增长点。

  例如:图13皮蛋实验室是主要针对青少年这一用户群体,结合kinect交互体感技术,将一些带有一定危险性的化学或物理实验,运用虚拟体验的方式更生动有趣,更加安全的学习科普知识,培养他们了解与探索自然的兴趣。

  随着工业生产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垃圾几乎充斥了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污染环境、影响观瞻,不仅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和安全。“环保”成为日益严峻的现实问题摆在我们眼前,垃圾分类则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世界各国都在为做好“环保”找出路,都在为“垃圾分类”找对策。据相关资料显示,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等国家通过努力已经在垃圾分类前进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如今我们的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生物堆肥、资源返还等。“垃圾分类,人人有责”这句标语成为近几年全国各地大街小巷司空见惯的流行语,尽管小区门口放了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但仍然各种垃圾混杂、免费发放的可降解垃圾袋也被用来装其他垃圾。截止2014年,在北京、杭州、广州等地,垃圾分类试点已经推行了14年却未见明显实效,垃圾依然被随意堆放或无处堆放。

  垃圾分类,利国利民,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淡薄、垃圾成份不利回收处理、尚未实现全面产业化等现实问题。据上海师范学生进行的网络调查资料显示,有超过90%的市民认可垃圾分类的必要性,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有88%的市民不明确垃圾究竟该如何分类,或者即便知道也并不执行。市民的这种意识与行为之间的矛盾长期困扰着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2008年6月1日为了控制白色污染,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六年过去了,超市里的劣质塑料袋确实得到了完全的控制,然而花3毛或者5毛买个好一点的塑料袋对大部分市民来说都已经习以为常,并且理所当然,而市场上的劣质塑料袋依然满天飞,可见当初的“限塑”愿望似乎并没有实现。通过对“限塑”的研究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依靠全民自觉性来抵制垃圾的愿望似乎有些奢侈。

  我国自从垃圾分类政策实施以来,努力的方向基本上都集中在政府重视程度的加大,管理制度的完善,媒体宣传力度的加强,垃圾处理费用投入的增加,垃圾分类处理设施设备的完善等方面。为了引起市民对垃圾分类的重视,充分调动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2014年6月9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新闻会了《广州市创建全国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宣传发动“万人行”工作方案》,并从6月10日起至7月4日组织发动11000余人参观垃圾终处理场。由此可见,举国上下对垃圾分类目标实施的积极性是显而易见的,收效却不理想。

  垃圾分类难,难于上青天,不动手对垃圾分类一方面是生活习惯所致,另一方面垃圾分类确实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设计能够引导生活,设计能够改变生活。基于垃圾分类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困境,本课题采取逆向思维,避免走“先乱而后治”的老路子,试图将垃圾泛滥的问题扼杀于摇篮之中,减少垃圾产量或者根本不产生垃圾才是走生态环保之路的王道策略。本文将从产品设计专业的角度出发,以全新的视角对生活垃圾产量较大的产品包装的设计献计献策,重点对以下类别的产品包装进行改良设计:其中日常用品类设计的重点在于使其包装能够重复利用,反复利用,实现“打酱油”的消费模式;食品药品类的产品包装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色彩引导实现垃圾分类的“零时间”判断,使垃圾投放实现快、准、狠;玩具礼品类产品包装设计的重点将体现在“少就是多”的经典理念之中,倡导越少越好的经济环保的流通意识,尽可能减少包装垃圾的产生,促进垃圾分类政策的有效实施。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垃圾,或者只有少量垃圾,那么垃圾分类问题是不是就不成问题了呢?

  在所有生活垃圾成分当中,塑料算是占垃圾成分比例较高的一种。由于其分类回收成本较高、利润极低的特点,很多人都不愿意对废旧塑料进行买卖交换,因此塑料通常都会被直接丢弃。首先,在城市、街道、河流等处散落的废弃塑料瓶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破坏市容、景观:其次,废弃塑料瓶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

  包装的功能是保护商品、传达商品信息、方便使用、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提高产品附加值。如果将包装的功能延伸至有利于实现垃圾分类的目标和方向,这对包装设计来将是―次新的尝试和挑战。日常用品类产品普及面广,消耗量大,同时产生的废弃塑料瓶也多,如牙膏牙刷,沐浴液洗发液,油盐酱醋等。这类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的重点在于使包装能够重复利用,反复利用,采用“打酱油式”的消费模式。企业可以在商场或者超市、专营店等地点设置“加油站”,供用户持特定的装置“加油”,加什么品牌,加多少都可以自主选择。这种模式是通过一种类似饮水机的装置设计,加上一种能够持久利用的包装设计,引导用户摈弃用完即扔的习惯。这一设计策略满足经济环保的要求,从结构、造型、材料、工艺、成本、视觉效果、生态等方面实现多方位的利益优化,最重要的是减少可回收类产品包装垃圾的产量,减轻可回收类垃圾在回收过程中的负担,降低垃圾分类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损耗,降低垃圾回收成本,同时也能够降低企业的包装成本,从根本上做到节能环保,利国利民。

  食品药品都是入口的产品,常言道“病从口入”,消费者对此类产品的卫生条件的要求是绝对严格的,因此其包装也不容马虎。既然需要有,且必须有,那其包装设计策略就要从包装材料的选择、包装结构的设计、包装变成垃圾之后垃圾分类的易识别性等角度入手考虑。

  就目前来讲,全国各个市区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和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相比之前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然而居民长期以来养成的垃圾一满灌得扔的习惯岂能是说改就改?即便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在行动上一旦出现需要动脑思考“手里的垃圾到底该进哪个桶”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选择“随机”,垃圾分类的星星之火便瞬间灰飞烟灭。食品药品类产品的包装设计策略是在终究要变成垃圾的产品上做明确的记号,让这个记号跟垃圾分类的收集容器色彩统一化,整体化,让市民一目了然,分类不再犯难。

  垃圾分类的主要公共设施垃圾桶的颜色是鲜明的,蓝色是可回收物收集容器,绿色是厨余垃圾收集容器,红色是有害垃圾收集容器,橙色是其他垃圾收集容器。那么我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就可以规定,无论企业在品牌宣传过程中的视觉传达设计如何创新,产品外观或者外包装必须有一个颜色带要与垃圾分类的收集容器相吻合。这一环保设计的重点在于通过色彩引导实现垃圾分类的“零时间”判断,使垃圾投放实现快、准、狠。

  与食品药品类产品相比,玩具礼品类产品的包装在卫生程度和安全性的要求上就没有那么严格。事实上,玩具和礼品却被包装的更加的严实,几乎都是里三层外三层,尤其是礼品。而这些包装外壳几乎无一例外的被遗弃,不管是塑料、纸盒,还是木盒。当然,关于“体面”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并且在很多人看来,产品包装的高大上就是“体面”。这种意识显然不符合当今社会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一观念需要改变。

  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对于玩具礼品类产品的包装设计策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简化外形,在不影响运输和使用的前提下,将包装尽可能的简化,采用“少就是多”的设计理念,能用线形材料的就不用面材,能用点形包装的就不用线形,能少就少,节约用料。其次,在不能节约包装材料的情况下,就尽可能使包装设计具备一定的功能性,事物一旦有了功用,也就不会那么轻易的被丢弃。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数字生活开始出现在每个人身边,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子消费品的需求也提升。建立一个优越的品牌形象依赖于建立一个优越的电子产品形象。下面我们将具体分析电子产品形象塑造的必要性、方法以及一些艺术设计中电子产品形象塑造的策略。

  产品实体以外的形象效用即产品附加价值,它来源于本产品与同类产品的不同之处,最重要的是让消费者体会到它与同类产品的与众不同。产品形象附加价值的实质是满足消费者精神需要。只有产品符合并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才能被消费者所中意并购买。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人们的消费需求已由原始的物质需要转换为现在的精神需求。产品形象的塑造日趋多样化,售后服务的完善、送货上门的快捷、终生保修的承诺等服务条款都赢得了人们的好感。精神层面的需求是无形的,但也需要有形的消费来承载。消费者喜欢根据自己习惯来判断产品不同的形象,即消费者喜欢把电子产品与特定的精神内涵联结在一起。似乎Nokia手机代表质量优越,而Apple手机代表时代潮流。或许手机在本质上没什么区别,但在消费者长期的心里暗示下,它们真的代表了与众不同。

  产品形象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下,与同行业相比所取得的优势。它形成直接的实效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效应:1)价值效应:优越的产品形象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如LG集团充分利用在世界网络上获得的迅速而准确的讯息,在各种领域为顾客提供丰富的产品和服务。LG电子现在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很好的证明了电子产品形象的价值效应。2)可持续发展效应:优越的产品形象是现今企业获得长久生存能力的必然选择。如LG集团通过海外研究机构开展各项科研活动,为实现高科技社会的早日到来而努力。塑造优越的电子产品形象,是维持企业可持发展的需要。

  2012年最具价值全球品牌前十强有:苹果、IBM、谷歌、麦当劳、微软、可口可乐、万宝路、AT&T、Verizon、中国移动;分析发现最具价值品牌都被强国占去了。产品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形象,国家形象不断强化又影响本国产品形象的定位。

  品牌定位是企业期望消费者对品牌产生怎么样的认知,它是品牌创建的基础。一个企业必须制定清晰合理的品牌定位,将其付诸实践,使消费者对其认同。品牌定位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和策略:1)消费者导向原则:研究消费心理学,遵循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心理需求;以消费者为导向,命中消费者的心理,命中率越高,定位策略越有效。2)差异性原则:电子产品更新换代迅速,只有制定出与众不同的品牌定位,才能吸引人们眼球。为了突出本企业产品的独特之处,勾起人们的购买欲望,也要求企业别具匠心,与其他品牌区别开来,即拥有自己的个性。3)动态调整原则:制定正确的品牌定位要与时俱进,根据整个市场的走势来不断调整自己,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增强同同类产品的竞争。

  优越的品牌形象需要强大的品牌内涵来支撑,虽然每个人的心理需求不同,但在内心深处他们所期望的都是精神、品位等深层次的享受。品牌形象设计最重要的就是差异性创造:1)产品差异设计: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使本企业产品有别于其他产品。企业可以采取新技术、改变颜色等途径来更改产品的性能、外观等。2)销售价格差异设计:价格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以竞争为基础。IT产业的不断发展使电子产品竞争进入白炽化阶段,价格差异成为克敌制胜的法宝。3)促销差异设计:产品通过广告、宣传等方式鼓励人们积极购买,促销手段也是多种多样,像降价、附送赠品等。4)服务差异设计:服务属于企业的软实力,电子产品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品,提升软实力在消费者中树立优良的口碑就至关重要了。

  品位是对美的事物的感知力,美的事物随处可见,但品位并不是人人都有,需要有敏锐的感知力和识别力才能拥有,即鉴别力。品牌一半是物质,一半是精神,品牌之所以为品牌,很重要的就在于它具有丰厚、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产品是品牌的物质载体,品位电子产品离不开设计二字,在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品质形象的基础之上,外部的设计与整合,也是势在必行的。电子产品是高科技、品质、身份的象征,有品味的电子产品必然内涵丰富。只有营造出有品位的电子产品,才能在消费时代给予我们带来不断的惊喜。

  动画形象作为产品代表的优越性。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使越来越多的人爱上动画片,人们把看动画片作为娱乐消遣、精神放松,动画形象在动画片中起到关键作用,一个形象的成功会为动画片带来深远影响,即为动画片中的主人带来巨大的商业利润和市场前景。把动画形象作为产品代表具有以下优势:1)不受时空局限:好的动画形象可以一直延续下去,在市场营销中发挥积极作用。动画形象不分国界,可以跨区域发展。2)创造新的消费群体:如果电子产品创造出已成功动画形象,可让孩子从小接触到,久而久之成为一种习惯与认同,即培养了未来的新的消费群体。3)扩大传播面:三维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画创意空间不断提升,不断增加动画形象的魅力,让顾客在不自觉中期待下一个创意的产生。同时,动画形象作为产品形象,可以印刷、传播,也可以开发出新产品如玩具、挂件等。

  海报招贴应用于广告传媒设计历史久远,是最普遍的形式。随着电子业的发展,它吸引了尖端技术,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引人注目的表现语言。

  海报招贴提升电子产品形象塑造的优势:1)传播信息。海报招贴作为一种有效的广告形式,可以充当传递电子产品信息的角色,使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信息一目了然,节约消费者时间,并且让消费者自主选择。2)利于竞争。利用海报招贴树立电子产品的卓越形象,可以增强电子产品的竞争力,使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3)刺激需求。近年来,电子产品在各类广告的作用下进入人们视野,消费者在某些需求上是处于潜在状态之中的,企业如不对其进行刺激,就不可能有消费者的购买行动。海报招贴作为一种静态形式可以长期影响顾客的选择。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了解了电子产品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以及艺术设计中电子产品形象的塑造策略。电子产品形象的塑造,应从系统层面去考虑,确保电子产品形象更加明确化,确保企业长久地获取利润。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以信息为核心的新的社会形态,正如约翰·奈斯比特所称的“信恩化社会”,因此信息的传播和服务在社会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将远远大于工业化社会和电气化社会。一个基于信息和服务的时代即将来临。而助推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的重要因素是云计算,云计算不但会影响整个IT产业,这种崭新的计算机服务方式必将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化变革。

  云计算的本质应当是IT服务方式的变革,是IT服务本身的规模化生产,主要是统一组织和灵活调用各种ICT资源,实现大规模计算的信息处理方式。云计算将引导计算机的服务(包含计算、处理、储存、网络等)作为一种商品来提供社会化的服务,这将显著降低企业、政府、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成本,改善信息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促进节能减排。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融合的产物,然而由于移动服务的便捷性和相对隐私性,移动互联网逐渐成为互联网企业、移动通信行业、软硬件制造商以及终端设备厂商等全球信息产业竞争的焦点。移动互联网不仅仅是传统互联网的继续,更多的是颠覆和改变。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为549.7亿元,增长率为96.4%。移动互联网快速增长的主要特征,引起了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平台和创新设计应用的巨大需求。

  2009年7月ABI Reseach研究报告提出“移动云计算”的概念,提到云计算不久将成为移动世界中的一股爆破力量,最终会成为移动应用的主导运行方式,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这俩大IT产业热门的融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由于移动手持终端较小,计算能力、功能和使用方式等方面受到许多限制,而云计算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因此移动互联网更需要云计算。而移动互联网能够最大化地反应个人云计算的便利,为云计算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是云计算和移动通信将传统物联网逐步过渡到了移动互联网并延伸至物联网的阶段,所以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是天生的一对,移动互联网在云计算的辅佐下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移动互联网产品发展更将日新月异。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中国美术学院现代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赵阳谈及云计算对PC时代的影响时说,工业设计的精髓在于人与产品的关系,是行为的设计,而产品的表现方式只是手段。所以本人认为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要任务应当是服务人群,主要工作应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模式。而对于人的行为和心理模式的研究,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计算机资源,云计算正好为此提供充分的条件,必将促进互联网产品更好、更陕地发展。

  移动互联网产品既不同于实体产品,也与传统的互联网产品具有明显差别。它所依托的移动互联网具有的即时性、移动性和快捷性等特点,就要求移动互联网产品必须能够充分应用这些特点,将移动互联网的优势体现出来,借助云计算的力量来推动其发展。

  移动互联网因为云计算的发展而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移动互联网也需要更多、更加丰富的创新设计来实现与传统互联网的无缝对接,而移动互联网先天的优势也将因为云计算的推广而逐渐显现出来。产品的设计策略是在战略的层面来确定抽象的产品目标,用于指导产品后续的研发和设计,而在云计算时代,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设计策略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个人云计算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只有充分利用云计算的信息共享、集中处理和动态资源调配等特点才能完全发挥出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服务特色。云计算重新定义了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厂商和用户都在转型,均从产品转向服务,移动互联网产品不仅仅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和创新,而且要将资源的整合上升到云的层面,实现终端与云端的协调和匹配。例如谷歌公司最近推出的谷歌眼镜,它具有和智能手机几乎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导航以及处理文字信息和邮件等。它不仅仅是使用方式和功能组合的创新,更多是将系统的整合上升到云的层面,实现了整合性设计的优势。

  2.移动互联网应借鉴互联网现有的优秀服务产品,利用云端科技数据处理技术,逐步移植到移动互联网的环境当中。移动视听、移动搜索、移动SNS、移动网购、移动支付、移动商务等应用现在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具有巨大潜力的热门应用,这些无不嫁接于现在的互联网,给人们生活提供了巨大便利。小米科技CEO雷军在会上详细阐述了新款小米手机所具备的NFC近场通信功能,可利用手机刷卡开门、交换名片、付款等一系列新兴应用,为手机移动支付奠定了基础。

  3.应当由传统的人机交互设计向“物联”交互设计靠拢,物联网的发展将有可能通过云端将信息交换和通信拓展到物体与物体之间。移动互联网将信息生产从PC拓展到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而物联网将信息生产从人拓展到了物,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结合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海尔集团U-home系列家居系统,通过移动终端来控制家电、门锁、窗帘、安防等家居产品,实现人与产品的对话和信息交流,并且剧将其整合到了云端,创造了更加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4.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开发不应只局限于实际应用产品的研发,不能忽略隐藏于产品之后的数据分析与应用。信息社会对于海量信息的存储和处理能力成为信息服务的关键,云计算为数据资产提供了来源的途径和保障。例如通过云端后面的数据分析知道人们在下雨的时候更喜欢吃蛋糕,而气温一旦上升,三明治的销量也会随之上涨,通过这些隐藏的联系,IBM帮助欧洲面包店将利润提升了20%左右。

  5.移动互联网产品应注重向情境设计转型。云计算时代需要更加丰富的情境性设计,来促进人们在信息社会的感官欲望和精神需求。云计算促使整个社会的生产模式由物质生产向“非物质生产”进一步转变,对硬件的缩减将带动低碳经济的发展。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情趣化功能需求将会更加突出,产品的优先级依次为趣味性、功能性、交互设计、UI设计。微信从最开始只有免费短信的功能,到后来增加的语音短信、摇一摇、查看附近的人、朋友圈、视频通话、对讲机等创新的情感化应用,才取得了过亿用户,达铸就目前业界领先的地位,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一种生活方式的代表。

  常州天宁寺的佛教文化是天宁寺旅游文化产品设计的基础,在设计常州天宁寺旅游文化产品时,需要重视常州天宁寺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常州天宁寺自身的特色。

  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佛教特征符号是我们获取佛教文化精髓,设计常州天宁寺佛教旅游文化产品的关键。佛教自创立之日起就有了其特殊的符号,释迦么尼字诞生之日,就有莲花这一符号记录了下来。佛教的文化也是有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各种符号所组成的。佛教文化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符号,符号也是其文化的基源。在天宁寺佛教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必须注重佛教特征符号的传承。

  注重佛教特征符号的简洁与概括:佛教符号的简洁与概括主要体现在对佛教文化中符号形象删繁就简。可以将佛教中的特征符号规律化,几何化,着重表现其符号的特征。如台湾沐香堂设计的祥云香拓,将佛教中代表吉祥的五彩祥云,去掉颜色,简化造型,用平面的几何图形重新构建,最终将简化后的祥云符号用于香拓的设计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也可以选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局部进行细节的处理,用明显的局部特征来概括整个符号图形。

  注重佛教文化符号的表意与象征:常州天宁寺内德佛像众多,每个佛像的造型不同,所结手印也不相同。每个手印在佛家文化中都是一个符号,结手印的二手(日月掌、二羽)和十指各有其不同之含义。左右手分别表示止、观,定、慧,权、实,慈、悲等,小指次第至大指则表示色、受、想、行、识或地、水、火、风、空。因此在设计开发的过程中佛教文化的表意非常重要。

  佛教文化在常州天宁寺,相对于传统的佛教文化而言,更具有江南地域的民间艺术特色。常州天宁寺佛教装饰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手法方面也是以写实为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佛教文化表达: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重形态在佛教文化简单表达中的作用。例如在佛教文化中,莲花有着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有寓示佛的意义,也有纯洁的内涵。莲花图案在佛教文化中应用最为广泛,佛座、藻井、底面、画像等比比皆是,莲花的图形变体也最多,如单连、束连、缠枝连等。通过莲花,可以可以隐喻佛教文化。因此在设计很多佛教用具的时候,设计师尝试了将莲花以各种形态表现出来。

  黄色在佛教、寺庙和僧侣服饰中被大量使用。在以前佛教在建筑中,涂黄德建筑地位较高,各地较有名气的佛寺高僧修行处,绝大部分是黄色墙面。黄色在佛教中有尊贵的地位和佛祖有着直接的渊源,传说释迦牟尼舍弃王位,开始树下一休,日中一餐的简朴修行生活,他秉承一切从简的理念,不再接受好的衣食。于是,他去天葬台拾取被人丢弃许久经过日晒雨淋的白色裹尸布,清洗过后缠绕于身。久而久之,这种土黄色的着装被沿用下来。因此,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到在佛教文化中,黄色是最能表达佛教寓意的一种颜色。

  在佛教中,禅宗是其一个分支,最早发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中的儒道鼎足而立、相互影响。禅宗思想对中国的文化影响深远,甚至在日本的茶道文化中都讲究禅意。禅宗讲究内心平衡和生活自由,引导人们用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的繁杂,帮助人们梳理争取的道德价值观,提升个人的精神文化品位。在常州旅游文化产品设计策略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禅意”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很多文人雅士崇尚淡泊名利、优雅恬静的生活方式。所以才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这些观念,影响着一代一代人对尚清尚美的审美追求,认为朴素之美天下莫能及。这一份朴素之美在禅意中体现为“无杂”,在设计中则体现在设计过程中对简约、清雅、朴素的追求。这种设计要求对不对称不规则的形体,透过形体产生富有意味的想象空间。而且这种追求,不能表现出矫揉造作,也不能表现出刻意追求。需要达到禅学意境中的“无心”。“无心”才能没有拘束,“无心”才能清净空灵。这种内心的追求反映在设计上就是色彩的清爽、线条的简洁、造型的朴素。

  我们曾幻想过出门前雨伞会告诉你今天下雨,开车时车载导航会为你自动避开拥堵的道路,睡觉时房间的灯光随着时间缓缓熄灭,这种种的未来生活情景,在无线网络系统、信息技术、云计算以及传感器技术等发展迅猛的今天,物联网让这些不在是幻想,它将软件、硬件和数据结合到一起,将我们身边的每一件设备和我们实时的行动或身体状况形成一个网络,万物互联的时代已经到来。

  物联网被称作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信息通信产业的第三次浪潮(web3.0)。在web1.0时代,人们使用计算机作为互联网终端,实现人机交互;web2.0通过互联网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变得丰富多样,信息的交互和传递超越了人机界面交互;到了物联网时代,除了人与计算机以外,所有具有感知能力的物品都可以作为一个网络的节点或终端。互联网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平台和无线网络的广泛覆盖,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丰富了互联网的应用。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最初来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在1999年建立的自动识别中心(Auto-IDLabs)提出的网络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即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技术与互联网连接起来,从而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2009年2月24日2009IBM论坛上,IBM公布了名为“智慧的地球”的最新策略,在这一策略中物联网是这样被定义的:把感应器嵌入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使它们结成网络,并普遍连接,即是物联网。简单来说,物联网使我们和物品在信息与通信技术的世界里获得一个新的沟通维度,其目标从满足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发展到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交流。

  相比于互联网时代的智能化产品和智能化服务,物联网的价值凸显在万物互联的智能化。现在出现的一些的智能设备已不再是简单的“连接”,而是在互联网作为网络架构的基础上,能够自主决定去感知信息源、预测信息的流向、以及如何做出反应和协作。接下来在以往互联网时代的智能产品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物联网智能产品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的“物”有以下三个显著的特点。

  如同人在社会中存在,为了方便管理,将每个人数据化,采用身份证编码来识别每个人。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物品也同样可以被编码。从技术角度讲,物联网的网络技术层级分为以下三级:一是传感网络,二是传输网络,三是应用网络。其中的传感网络以二维码、RFID、传感器为主,作为物体被识别的基础。为了让所有与网络连接的物品方便识别管理和提取数据,RFID电子标签技术就成为了物品的“身份证”。比如,在食品卫生领域,将放养的羊群中每一只样都贴上一个二维码标签,这个标签所包含的是这只羊的产地、质量等并被录入系统,当这只羊被宰杀后,每一部分出售的肉都会贴上同样的二维码,羊肉被贩卖后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在系统中查找到信息,做到真正的来有源头,去有追溯,从而更有效地保障肉类食品安全;在公共交通领域,智能手机上交通系统软件会获取每辆车辆的位置信息,发送我们的位置信息以及速度,然后结合实时交通信息为我们提供最佳路线;在智能家居领域,家中只有可以连入网络的电器都可以被智能控制器所感知,在这个智能终端上操作就可以直接控制电灯、自动窗帘、风扇、音箱、车库大门等一切家用通电设备和系统。物联网让所有物品都能被感知和识别,他们每时每刻都产生着大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这些巨大的数据蕴含了对社会生活、经济、教育、医疗等领域宝贵的信息。

  相比于互联网时代,产品和人、人和网络、网络和产品之间单一的连接,物联网的出现,让许多设备都有机地组合到了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而统一的系统,产品在这个系统中的角色被重新定义。例如,常规的智能冰箱可以通过用户的设置自动调节温度,但是物联网要求智能冰箱作为一个食物的管理终端,如海尔的物联网冰箱,可以通过用手机上安装的软件扫描食物的条形码,当食物接近保鲜期时提醒用户,还可以在食物短缺时自动推送购物网站的信息。在这个系统中,物联网实现了从冰箱内食物到与购物网站,再到与用户之间的多方面沟通。

  物联网时代的产品被赋予了更高的信息采集、数据处理信息交互的能力,人与产品之间的关系从人与物品直接接触,衍生为由物品代替人与其他物品进行交互。在整个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之间频繁的信息交换使得人可以解放更多的劳动力来专注于其他方面。在物联网构建的系统中,每个产品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系统中的一个节点或终端。

  在物联网时代到来以前,我们所说的智能产品是机械、电子、信息技术的结晶,通过植入的芯片,让产品可以通过人的控制表现出之前设置好的某种功能。有人将物联网时代的产品重新定义为“智慧型产品”,智慧型产品中的“智慧”解释为从感觉到记忆再到思维这一过程,所以智慧型产品具有一定的学习记忆、根据不同情况判断如何处理事件的能力。

  简单来说,物联网时代产品的智慧化具体体现在物体的自我学习能力。如同智能硬件公司Nest生产的温控器,它可以收集用户的生活轨迹,如运动情况、体温、甚至可以捕捉情绪波动和压力等脑波,从而根据用户的生活习惯来调节室温,当你工作时,将温度降低,让你保持清醒;当雨雪天气室温降低,它也会自动的升高室温。

  通过这些物联网的应用案例,可以对物联网有更直观的理解,在过去我们需要和设备有所接触才能实现交互,而物联网就像一个隐形的开关,当我们产生某种行为时,就触动了这个开关,甚至不需要和物体接触,就能使物体实现某种功能,物联网时代的智能产品也就是“能够学习和适应用户行为的物体”。

  相比于互联网时代的智能产品和服务,物联网的实现有赖于物体间信息的发出和接收,现在市场上的物联网智能设备层出不穷,总结这些产品发出和接受信息的范围,以及自主感知、预测、反应和协作的实现程度,可以用“智商”这一概念来划分智能产品感知和处理信息、以及做出反馈的水平。(图1)

  对于常规产品来说,其服务的对象始终都是人,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从解决问题出发,立足于产品的使用环境以及与用户之间关系,利用产品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和功能来实现设计目标。在物联网的背景下,设计师在面对智能产品设计时,首先应该确立解决方案的问题所在层级,其次针对不同的问题层级选取相应智商水平的产品类型,再系统的考虑产品与用户及使用环境的关系,才能将产品的智慧发挥到极致。接下来就讨论在物联网的背景下,面对智能产品设计时如何在不同的层面进行思考和策略制定。

  “平常智商”是指这一类产品的工作核心以感知为中心,通常是以某一个体或行为为感知对象,当周围环境或使用者的行为发生变化,就好像触发了一个隐形的开关,产品就会对这个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并且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产品连接,进行“隔空对话”。如现在被大家津津乐道的智能家居就是此类产品的代表,智能烤箱可以通过wifi与手机相连,用户可以在下班路上远程控制烤箱开关以及温度,烤箱也可以感知内部温度变化,从而自行预热和保温;飞利浦、LG等品牌推出的智能灯泡同样代表了非常直观的物联网体验,通过在手机安装程序,我们可以随心开关灯、改变亮度和颜色,还能够实现让灯光伴随音乐旋律舞动,活跃居室的氛围。还有一类产品可以感知到处于同一网络中的其他产品,与之进行点对点的交流。Good Night Lamp由一盏大灯和一盏小灯组成的灯具,小灯可以感知大灯的变化,如果放在小朋友房间的大灯被关闭,那么另一盏父母房间的小灯也随之熄灭,这样父母就知道孩子睡了,这类产品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

  设计师在面对这类只需具备基本感知力、不需要调动其收集大量数据的“平常智商”产品时,需要全面考虑在产品所处的系统中可能产生的各种用户行为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因素,产品应在感知不同信息时做出何种的反馈,充分挖掘智能产品的感知和反馈能力的无限可能,为消费者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

  “超常智商”指的是拥有明显的自我学习和自主决策能力的产品。相比于前者在了解用户行为方面的表现明显更突出,甚至可以同时处理感知到的多种信息,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这种表现类似于我们使用浏览器时会觉得它的智力水平明显高于人类,这并不是全靠软件工程师或设计师的功劳,而是通过收集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的行为及智能硬件工作时产生的大数据,结合实时高速的处理这些数据得到的结果,是汇集了智能硬件记忆学习和大数据处理的共同智慧。对于物联网时代的智能产品来说,具备这种共同智慧的表现之一是自我学习能力。还是以Nest为例,在最开始的一周,Nest需要手动调整,一个人每天可能需要设置四次:起床,上班,下班,睡觉。但此后Nest就会利用自身算法,对用户的每次手动调整进行记忆和学习,它将了解和记录用户的日常作息习惯和温度喜好自行帮助用户控制空调温度,nest具备在感知力基础上,发展了自我学习力,对用户行为产生的数据做加工,在预测到某种行为时,自动的做出相应的反应。在此基础上,还有一类产品具有自主规划和决策的智慧,如芬兰一家科技公司研制的可以提高回收垃圾效率、节约城市公共资源的智能城市垃圾箱Enevo One Collect。这款垃圾桶内置的传感器可以检测桶内垃圾的高度,当垃圾高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它就会提示环卫人员垃圾箱已满,这时环卫人员可以通过专用软件查看区域内所有垃圾桶内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当环卫车辆出发时,系统会自动规划好垃圾回收的最优路径,快速略过那些还有足够空间的垃圾桶。这一应用经专业机构统计可以解决近20%-40%的运营成本。

  所以,当设计师在处理具备自我学习和自主规划能力的产品时,例如智能健康、智能服务类的产品,需要打破产品本身具有功能的局限,充分利用物联网全面深入的感知记忆能力和实时的海量数据处理能力,立足于挖掘整体系统中产品输入和输出信息的潜能,让产品更好的理解用户的行为意图,提供更智慧更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超级智商”指的是智能产品在具备接受和处理其所在系统产生的大数据基础上,可以与其他系统的产品进行大数据的交换,利用云计算技术将不同系统提供的海量数据协同运算分析,从而让这些数据产生新的应用。物联网构筑了物与物交流的桥梁,通过把分散运输在这些桥梁上的数据资源化零为整,才能体现物联网的终极价值。虽然现在面临着数据孤岛的问题,即很多潜在的大数据被掩埋在各类企业的数据库中,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进行大胆设想。比如在上面提到的智能城市垃圾桶的案例中,如果某一区域的所有垃圾桶可以将内部产生的数据收集起来,如垃圾的回收频率、垃圾品类占比,就可以分析出附近居民的消费水平、购物能力以及饮食偏好等。这些数据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很好的营销数据,当考虑在这附近建造一个购物中心时,就可以通过分析这一类型数据不同时期变化,得到区域内的需求比重和趋势、产品品类的市场受欢迎程度、消费者的消费能力等,最终应用于商场的品牌引入和产品销售策略的调整。

  这类拥有极超常智商的智能产品所处的角色已然从为用户提供服务的一个节点或终端上升到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当设计师希望将设计对象定义为物联网中的信息节点去思考设计策略时,如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解决方案,就要充分考虑把服务系统中的每一个可以触及的环节协同起来,这些环节是否可以进行信息和数据的共享,用智慧服务设计理念为使用者提供更高质量的体验,从更有社会意义的角度来看,具有极超常智商的物联网产品可以将一定区域内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成一幅完整的宏观信息图,将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数据众包推动社会监管进程,可能会赋予公众一种责任的力量,并将公民的执行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产品创新设计的开发与研究,作为人类生产生活一项重要活动,是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人类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的创建,以及文化与情感表达的载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味,更加注重产品的“个性化”表达。个性化的需求必然促使产品的设计制造由大批量向较小批量、多样化发展,从而要求产品研发与设计更加灵活、设计周期更短。我们从传统的产品创新开发模式中,从理性的宏观的角度去分析,会很清楚的看到其与现代设计个性化需求脚步的之间的差距,同时也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传统工业设计和产品开发的模式,主要涉及市场、设计、工程三个相对独立的工作领域。市场调研营销人员基于市场规则,把握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及用户的意见反馈,发现市场变化趋势,从而了解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并对此作有针对性的供应与销售,以便让用户“想要用”所设计的产品;设计师则是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选用理想的材料,从外观造型美学和人机工程等方面开发产品的外观造型和产品的使用功能,期待使产品“好用”;工程技术人员则是基于产品创新来进行产品概念设计,考虑设计出来的产品如何实现功能,并引入新的技术,并将他们加工制造出来,赋予产品“有用”性。

  传统产品创新开发模式是市场、设计、工程三个相对独立的工作领域从自己专业的角度,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来定义产品,理解所谓的产品创新设计与开发,各自为战。这种往往导致设计出来的产品与市场脱节或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从而大大降低了产品创新的价值,同时由于各自工作性质的分离,延长了产品创新开发设计的周期,甚至滞后于产品的市场需求周期。

  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消费文化的发展,人们不再情愿被动地适应不好用的产品,而是希望产品用起来要得心应手,无论是windows操作系统,还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手机,都需要真正的从用户的角度来考虑,以用户的真正需要为中心。所谓“三点一线,以人为本”的产品创新设计策略,就是在整个产品设计的研发与设计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这条主线,同时保持市场、设计与工程目标的平衡与协调,求同存异,各尽所能地设计人类和谐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为生产满足人类不断发展的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服务。

  市场是产品开发成功与否一个最直接的显示器。任何产品的存在都是以人为目的的,产品的设计、研究如果脱离了人,不仅无法在市场上分一杯羹,而且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产品创新设计以人为本在市场调研阶段就是发现人们“想要用”的需求,即产品是否值得开发,以及开发的诉求点。产品创新设计必须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市场的调研,来预测人们对产品创新的期望值,发现市场变化趋势,从而确定产品创新设计的所应该具有的品质,以及针对的文化群体,从而确定产品创新设计的方向和目标。在市场推广阶段就是运用成熟的销售理念和销售技巧明确的表达设计意图,清晰的传达产品功能,让人们在购买过程中及时发现自己“想要用”的产品,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强化美感体验。以iPod shuffle(图1)为例,2003年底推出的iPod mini拥有5款颜色、存储量为4G的iPod mini(图1)价格为249美元,比此前的10G的iPod价格降低了150美元。为了扩大市场,让更多的人成为iPod的用户,而又不让iPod的高贵形象受损。于是,苹果公司再度创新,调查表明,随意播放功能(shuffle)深受iPod使用者喜欢:“随意播放让你不知道什么将出现,但你知道那是你喜欢的。因此,用来找歌的显示屏并非必须,功能键也可以被简化为只有六个――播放、暂停、下一首、上一首、声音提高、声音减小。iPod shuffle因此诞生。

  设计作为一种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在特定物质条件下,寻找和选择满意的求解方案的一种创新活动。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是为了发现和满足人们的物质精神等方面的需要。设计师通过市场调研的结果以及源自生活的灵感感悟,从使用者、使用环境、使用方式、生理、心理因素等方面进行整体考虑,赋予产品以理想的材料,从外观造型美学和人机工程等方面开发产品的外观造型和产品的使用功能构想。以人为本的设计是把人对工业品的多元需求,特别是人的精神与文化需求提升到一个空前的高度,使在以技术为主体的产品化设计中己经遗忘的人的尊严、个性与情感需求,重新成为人的创造活动的重要尺度。濒临破产的苹果公司正是由于艺术设计的介入,打破常规的思维,以人为本,才使得他起死回生,并一跃成为时尚流行的代言人。一个现代化的器械总是给人冷漠的印象,iMac的设计却给出了另一种答案,把一个新的复杂机器设计得像人类久违的伙伴那样平易亲切。在现代设计秉承包豪斯的现代主义设计传统,多以黑、白、灰等中性色彩为表达语言,体现出冷静、理性的产品设计时,iMac的色彩设计使消费者的心理为之一振,并豁然开朗起来――原来电脑等高科技产品也可以是彩色的,可以是五彩斑斓的。

  工程是基于产品创新,结合现阶段工艺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材料,分析产品概念设计的可行性及考虑设计出来的产品结构如何实现功能,并引入新的技术,将他们加工制造出来,赋予产品“有用”性的过程。工程是使产品创新设计从构思成为现实的关键因素。材料是实现设计的物质条件,技术则是实现设计的有力保障。工程中以人为本就是在产品加工和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产品使用的安全性,结构设计的实用性,使用的舒适感和方便性,同时确保产品在合理的成本范围内,采用合理有效的加工工艺和生产技术。从工程与设计的关系上来讲,新材料的出现,促进了设计师对设计新形式的研究与探讨,同时也对产品生产制造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客观上促进了新工艺的诞生,为产品设计实现的人性化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金属如青铜出现以前,我们的祖先使用天然的材料制作生活必需品。20世纪60年代塑料材料的广泛使用与工艺水平的成熟、使得前辈设计师们无法实现的造型得以付诸现实。无缝钢管的产生让米斯椅得以诞生;库卡波罗用玻璃纤维塑料实现了其研制最舒适椅子的构想(图3)。

  产品作为人的功能的强化和延伸,产品设计的最终目标是为生活、为人的设计,因此,现在的市场已经毫无疑问的是买方市场。对于一个以人为本的产品创新设计来说,使用者能想到的,设计师都应该提前想到。通俗的讲,让使用者觉得“有用”、“可用”、“想要用”,用着放心,看着顺心,带着省心,就是人性化设计的目标。

  在传统的产品创新开发模式中,设计者运用自我的设计经验和市场感受,通过所设计的作品尽情展示自己完美的造型才能和个性,或充分表现所拥有的技术实力,而忽略了用户是否真正需要这样的形式或这样的功能;工程人员只希望尽可能简单快捷的将所设计的产品生产出来,在工程技术达不到要求时,往往可能修改甚至放弃设计意图;市场人员无法充分理解并表达产品的设计理念,自然就无法深入传达产品的“好用”性,无法让消费者信服。

  纵观设计发展的历史长河,人类造物史由传统的手工业小作坊式的家庭模式到工业革命以后的大工业机器批量化生产模式走向现代高度机械化、信息化、全球化的生产模式,工业设计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深化和扩展。现代设计与传统的凭个人经验的、感性的实践方法有了天壤之别,现代设计是一个系统化工程,需要多学科领域的人员共同协作来完成。在信息爆炸的社会中,个人的知识和能力都显得很弱小。一体化产品开发模式的必要性,也就是寻求一种更为快捷有效的产品开发设计流程,结合各个相关领域人员的共同智慧,探讨的各个环节融为一体的可能性。

  工程和市场人员共同关注的是产品的有用性,他们的共同商讨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现有的技术提出最初的产品概念,并在产品的功能特性,产品平台、可靠性、安全性和价格等方面的问题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从而达成共识;工程和设计人员共同关注的是产品的可用性,他们可以就产品的人机工程规范,界面、特征与价格,以及材料的选择,还有制造加工工艺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设计与市场人员又会共同关注产品的吸引力,他们在产品的品牌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关系、是否好用、性价比是否合适等方面的问题上又共识,可以通过完美的形式设计结合有效的营销手段等,促使人们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工程与设计人员通过对设计新形式的研究与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设计师的思维,从而也给设计的可行性提供了扎实的专业背景和技术支撑,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后期投产过程中的一些设计缺陷。设计人员能够从市场人员得到更好更切合市场与需求的创意来源,从而更好地理解、提炼出来自产品潜在的消费者信息,并将其运用到产品设计中。成功的产品更需要消费者充分理解并接受它的设计理念,市场人员与设计人员的沟通能够使其更好的理解设计意图,发现产品设计中的闪光点,从而找准着力点,宣传产品的卖点。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员消除不同专业间的隔阂,团结在以用户为中心的基础上,以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为中心进行发散性思考,共同商讨,对产品的设计概念进行阐述,结合开发的新产品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取长补短,和谐高效的相互协作,不仅可以有效的构造产品开发过程的早期阶段,还可以大量减少后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减少返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成功率。

  产品创新开发设计的使命不仅在于重视和协调市场需求、设计、工程的关系,而在于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产品开发的整个过程中,努力通过各个环节之间的融洽与和谐来提高人类生活和工作的质量,设计人类的生活方式。用社会学家的话说:设计要以人为本,创造和引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把设计从单纯的造物行为提升到心灵交流的高度,设计只有真正从人的需求出发,才能从本质上赢得心灵的共鸣,进而实现设计价值的最大化。

  [3]李砚祖.产品设计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

  [5]何晓佑.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杜,2000 .

  有针对性的障碍设置指的是应对安全性有较高要求或容易发生误操作的使用环境,采用一定的方法(包括精神或物质方面等)强制地使用户的行为符合设计之初的合理设定。有时候,我们会通过减少“物”的障碍,从而减少对人活动的约束;另一些时候我们要特意地设计障碍,以规范或约束用户的活动。儿童产品有针对性的障碍设置的常用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1)增加操作的难度,包括提高物理难度系数、提高操作的步骤和复杂程度等。其中,提高物理难度系统又可细分为改变操作角度、调整控制方向和力度、增加操作精度要求等等。对于儿童产品的限制性设计就可借鉴这些思路,充分利用儿童的身心发展程度与成年人的不同对儿童的行为等进行必要的限制。

  (2)功能障碍,是指在产品功能的设置上增加相关的障碍因素,即产品只有在完成一项工作后,才能顺利进行下一项的工作或在任务执行阶段利用规则的匹配关系,使控制器和受控物之间的关系具有任意性。生活中常常用到的密码锁便运用了障碍设置这一方法,密码的匹配具有极大的任意性,无关人员若想通过数列的排序依次实验来打开密码锁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4)不提供反馈信息,使用户难以理解系统所处状态。障碍的设置也可能是出于维持用户合理机能的目的。科技日益黑箱化,操作日益傻瓜化是现代科技的一大明显发展趋势,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们变得懒惰,不愿思考,人的大脑日益萎缩和退化。特别是当轻触式按钮和电子控制系统等大大简化了手的操作程序,而技术的发展延伸到了儿童玩具以及儿童日用品的设计中,可能会给儿童复杂动作的培养带来消极影响。为了使操作者具有和保持合理的机能,很多产品以半成品的形式售出并设置一定的障碍,给消费者以锻炼智力和想象的空间。

  预设用途是实现儿童产品限制性设计的导向性原则的重要途径,产品的预设用途主要是指决定产品可以用作某种用途的基本性能。产品的预设用途几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限制性设计的人文特征。文化环境对产品使用方式的影响有时候甚至高于产品的本身,比如钩子是用来挂的、架子是用来支撑的、旋钮是用来旋转的等等。儿童产品限制性设计也追求产品的易用性。如果产品的预设用途在实际设计中能得到合理利用,儿童不需要借助任何的图解和说明,一看便知道如何操作。复杂的产品可能需要附加相关的说明,而功能简单的产品则可以借助限制性设计的帮助给儿童直观的操作指导。这也是限制性设计引导儿童合理行为的有效途径。限制性设计的预设用途表现为对儿童使用产品时的导向性,即引导儿童对产品的使用方法:

  (2)通过造型的内在联系暗示使用方法。如旋钮的造型,通过周边侧面凹凸纹槽的多少以及粗细等视觉形态,传达出旋钮是微调还是粗调。

  (3)通过产品表面的肌理和颜色暗示使用方法。肌理和色彩的表现在预设用途中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如柯达专业相机外表为黑色,显示其不透光性,同时也提醒人们注意避光,给人们传达出专业性的精感和严谨。

  对于企业所生产的同类别的系列产品,设计师在设计时采用相同或者相似的视觉形象,巧妙地把企业的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安排在包装上,再搭配以合适的图形和色彩以及字体来充分而明确的表达产品的优势,使消费者很快就能把产品与企业联系起来,提高设计和制作效率,这样会节省一大笔新产品推广所需要的巨大宣传费用,有利于产品迅速打开销路,同时又能让消费者很快记住企业形象。

  系列包装一般要采用相同的造型,有了整齐统一的外观,还应该有比较统一的设计形式,这样会给人一种规矩和整体的感觉,然后在统一的形式上用不同的图形和不同的色彩,以突出系列产品的区别。比如某企业推出的苹果、桔子和水蜜桃的饮料包装,瓶子造型是一样的,瓶贴设计大小形状也是一样的,甚至设计形式也是一样的,只有图形和色彩是不一样的,消费者一眼就能从色彩和图形上区别开来,便于购买目标产品。

  由于消费者的文化程度、审美水平、年龄层次、消费习惯、经济收入以及城乡差别和地域差别等等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对包装的审美眼光和需求心理也不一样。通常情况下,文化程度比较高以及收入比较高的消费者对于包装设计的要求也比较高,眼光比较独特,因此喜欢制作精美、设计独特、具有品味的包装设计;而收入比较低、文化层次比较低的消费群体则更注重经济实惠便利的包装设计,不太讲究包装设计的制作和文化品味。因此,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需要制定不同等级的包装策略,从而设计出不同等级的包装,来满足和争取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比如春秋衣裤的包装设计,这种产品有很多品牌,如何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促进销售,就是企业和设计师仔细研究的问题。一般来说,消费者感觉适用、经济、美观当然是最理想的产品,但是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却必须使用等级包装策略。价位比较低的产品可以使用简装的包装设计,价位比较高的质量比较好的产品应该选用高档一些的包装,比如采用盒装,图案、色彩和印刷都要精美,最好还要具有文化品位,与衣服的质量和价位相符;价位和质量中等的产品其包装设计应介于此两者之间,适度包装。这样便于不同消费者购买,且忌一味推出高档产品,或者低档产品,或者只有中等产品,这样的策略都有不足,从品种数量的气势上就不够,给人以品种单一,比较冷清的感觉,甚至如有了解市场的聪明的消费者还会感觉到本企业的销售不力和不了解市场以及不擅体谅消费者的感觉。

  产品是为人服务的,包装设计是为产品服务的,为了使消费者充分认识产品,其包装设计必须以人为本,便于消费者认知。因此在包装设计上应该采用方便携带、容易开启、使用方便等的设计,比如提手式包装设计、按钮式开关、撕开式塑料袋简装等包装结构,每一种设计都应该根据产品特点考虑便利性设计,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方便使用。比如撕开式塑料袋包装还要考虑塑料质量、撕开口的位置、大小、撕开口所需要的力度,尤其是少年儿童消费的产品,更应该考虑周全,通过人性化包装设计来争取更多的消费者。

  有些产品包装可以考虑使用此策略,目的也是为了引起消费者的购买兴趣。产品包装随附赠品,而且赠品的种类和样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赠券,也可以是相关产品。比如化妆品包装设计,可以附赠化妆品小包或者大一点的时尚包,而且这些包款式新颖,功能独特,色彩优雅,令爱美的女士爱不释手,即使化妆品可买可不买,但为了漂亮的包也肯定要买。化妆品的赠品往往还是独具匠心的设计,在市场上一般买不到相同的产品,也就是说赠品的设计也是非常独特的,就是这种独特给消费者的感觉也是相当独特的独一无二的感觉,且忌赠品没有什么特色,不会激发消费者的兴趣。有些产品的赠品也可以和产品无关但应该令消费者足以产生兴趣,比如儿童食品包装。在儿童食品包装里附赠游戏类的小玩具或者卡通画或者当前孩子们流行或喜欢的东西,好多孩子并不单是冲着产品来购买的,反而是冲着赠品来买的,这就证明在儿童产品包装中使用这种策略还是很有效果的。

  配套包装策略也是商家经常使用的包装策略,将系列产品配成套来进行包装销售,不仅能促进产品的销售,而且还能带动多种相关产品的销售,提高产品的档次。比如不同品牌成套的化妆品,省却了零散购买不同功能的化妆品,同时还给人一种高档的感觉,使购买者可以自己使用也可以当做礼品送给友人。比如生活日用品、调味品、学生用的文具等都可以配套包装,而且不同档次的产品都可以使用此种包装策略。

  复用是说包装再利用的价值,它根据目的和用途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包装可以重复利用的角度来讲,比如一些便于运输和储存的周转箱、饮料瓶、啤酒瓶等。复用包装的好处是有利于周转商品,并且可以降低包装成本。另一类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商品使用后,因为包装设计非常精美适用,还可以用它来盛放其他物品,变废为宝,同时附带的好处是包装设计还起到了宣传企业的目的,经常看到会给人深刻的印象。比如,有些白酒酒瓶的包装非常有文化性,其造型和图案色彩堪称艺术品,扔掉太可惜,所以等酒喝完了就把瓶子当成用于欣赏的艺术品,虽然不是真的艺术品,但是对于喜欢美的事物的人来说,这同样会给人艺术享受。或者把酒瓶用于插花,摆放在合适的位置,给居室增加艺术氛围,同时还给白酒企业起到了无声的宣传作用。

  如今,低碳环保意识已经深入人心,社会发展必然要考虑这些因素,而且是永远的主题。绿色产业已经形成,绿色消费也成为企业营销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设计师在做包装设计时,要选择可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的、容易回收、可降解的、经济适用的、并且对环境没有污染的包装材料,从实用性出发,然后再考虑其艺术性,这样的包装设计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和好感,从而对企业来说也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电器产品(EEE,electrical and electric equipment)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使用越来越广泛。而电子电器产品具有更新速度快、寿命周期短、技术含量高、销售量逐年迅速递增等特点,从而导致电子废弃物(WEEE,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ic equipment)数量与日俱增,成为全球性污染问题。[1]

  由于电子废弃物兼具资源性和危害性双重属性,的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电器电子产品闭环供应链的建设问题,并不断推出相关法规促进电子电器产品的回收再利用。[2]我国也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国国情,推出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2001)、《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中国WEEE指令)》(2009)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与此同时,电子电器产品的闭环供应链管理问题也逐渐得到企业管理者的关注,如佳能、惠普、IBM等大型企业已经对其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在取得了一定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收获了良好的经济效益。[3]

  政府和企业对电子电器产品闭环供应链的重视,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不同于以往闭环供应链研究的原因是,电子电器产品具有更新速度快、技术含量高、废弃数量巨大等特点,同时由于当今世界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关注,该闭环供应链的目标主要不仅仅是成本利润,更具有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因素的特点。本文对2005至2016年间关于电子电器产品闭环供应链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收集和分析,将从设计策略、回收再利用策略、定价策略和政府干预下均衡策略四个层面对现有研究内容进行分类分析。

  根据《WEEE》中对电子电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要求(产品设计、分类回收、处理方法、回收再循环)将电子电器产品闭环供应链策略分为4类:设计策略、回收再利用策略、定价策略和政府干预下均衡策略。[1][3]

  以往文献中电子电器产品供应链设计策略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针对电子电器产品的整个闭环供应链网络设计,另一方面是促进产品循环流动的产品设计。

  对供应链网络设计的研究很大一部分是对现有电子电器产品闭环供应链运营情况的分析,进行可行性探讨或提供了建立闭环供应链的方法建议。Zoeteman等人通过对全球电子电器废弃物来源、规模、情况等进行了分析,将全球WEEE处理分为四种:①区域内处理。②出口或转储。③全球低水平再利用。④区域高水平回收再利用,并指出随着电子电器废弃物数量的不断增加,在区域内建立起闭环供应链更有利于资源有效利用。[4]

  电子电器产品整个闭环供应链的设计问题和一般产品相比主要区别在于:电子电器产品的闭环供应链设计不仅仅考虑经济利润,往往会考虑环境因素、政府约束和电子电器产品自身的特性。Nagumey 和 Toyasaki考虑各决策方的平衡,建立了多层次的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网络模型,并论证了在一定的条件下,各决策方的最优策略存在平衡。对电子电器产品闭环供应链设计的方法主要包括:数学规划法(线性、非线性规划、目标规划、整数规划等)、系统动力学方法以及物质流法。Georgiadis等人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生态威胁、环境可持续性、电子电器产品闭环供应链可持续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Chung.C.J等人也将环境因素考虑在内,从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设计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了一个买家一个供应商的集成库存管理模型,并增加了由于提高产品性能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成本,指出产品设计和其生命周期是相互作用的,并且可以通过产品的绿色设计、绿色制造来减少库存持有成本。[5]

  我国对电子电器产品闭环供应链网络设计的探索集中在以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为目标,在政府限制下实现最优。宿丽霞,王兆华等从研究闭环供应链系统循环效率和对环境影响的角度出发,应用物质流方法构建了该系统循环效率模型,并指出通过使用绿色生产技术和绿色设计可以提高可循环利用物质的量,降低最终废弃物的排放量,提升闭环供应链的环保效益。

  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包括了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或第三方平台的优化问题。王发鸿,达利庆等在分析国内外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方式和逆向物网络平台选择的基础上,考虑了法律法规的约束设计了电子类产品逆向物流网络的一般结构形式。廖剑锋,位磊等结合RFID技术的优势,提出将基于RFID的物联网技术融入电子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出一种闭环供应链物联模型:制造、供应和回收,创新性的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电子电器产品的闭环供应链中。

  环保性和经济性是驱动产品生态设计的两大驱动因素,在产品设计阶段决定了产品70-80%的性能,环境友好型设计主要包括两种:面向环境的设计DfE(design for environment)和面向再利用的设计DfR(design for recycle)。对于产品设计的研究,从电子电器产品闭环供应链的角度而言除了加入环保因素外,更多的倾向于有利于再回收的设计,对DfR阐述的比较明确的是Chan,J等。